动物区系( 六 )


水分条件是可可西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分异的首要因素,决定着本区宏观分异特征 。而水分条件主要取决于本地区所处的大气环流位置 。本区水汽主要来源于印度洋孟加拉湾 。水汽输送方向自东南向西北 。天然降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从500毫米左右逐渐降至不足200毫米 。干湿分异的最终结果是:乌兰乌拉山北翼为本区最湿润的区域,整个地区自东南向西北变干 。就山体而言,作为迎风坡的大阳坡,降水要比背风坡(大阴坡)多 。具体至一定的山段,阴坡比阳坡表现的要湿润一些,阴坡的植被发育相对较好 。随着海拔升高,温度降低,降水增加,高寒草甸或高寒草原逐渐被以稀疏状植被为主要特征的亚冰雪带所替代,在一些极高山区发育了多年积雪和冰川 。本区的地表物质也是自然环境分异的重要因素 。本区大部分地面都覆盖着一定厚度的沙层 。它可以使天然降水或融水很快渗入下层,保存起来 。由于沙层阻隔,土壤下层水分蒸发微弱,对植被的发育有利 。以青藏苔草为主的高寒草原广泛分布为主导地理景观,而针茅草原景观仅出现在局部地方 。覆沙层与青藏苔草的这种紧密关系在整个青藏高原北部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和高寒荒漠地带内都存在 。因而从宏观上看,覆沙层的存在减弱了自然环境的空间变异性 。但从局部地区来看,它却增加了自然环境的复杂性 。
可可西里地区河滩地面积比例较大,受到当地大气候条件的影响,形成隐域半隐域景观,这是区域性因素作用的结果,打乱和干扰了高原地带性景观的连续分布 。在一些湖边盐分含量较高的地方,往往形成特别干燥的生境,发育了局部性的垫状驼绒藜高寒荒漠 。这是地方性非地带性因素作用的结果 。
可可西里地区地域分异规律是在上述各种分异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1)与整个青藏高原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变干的总体趋势相适应,青海可可西里地区自然地理景观自东南向西北表现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的过渡;(2)高寒草原是可可西里地区主要的景观生态类型,分布广阔 。高寒草甸仅有零星分布,在具体地段上草甸呈斑状分布,有时与小灌木(金露梅)共同构成灌从草甸景观;高寒荒漠草原则仅分布在本区西部和西北部的部分地区;(3)高寒草原带内发生分化,典型的针茅高寒草原分布面积很小 。扇穗茅高寒草原以东北——西南呈长条形分布在局部区域 。(4)作为垂直带的高寒草甸仅出现在高寒草原带南部较高山地的阴坡、半阴坡,多呈斑状分布 。出现的海拔高度自东南向西北升高,从4800米上升到5200米左右 。(5)区内景观的垂直分化明显但简单 。主要有3个带谱类型:a、高寒半湿润类型(高寒草甸带——亚冰雪带——冰雪带);b、高寒半湿润/半干旱类型(高寒草原带——高寒草甸带——亚冰雪带——冰雪带);c、高寒半干旱类型(高寒草原带——亚冰雪带——冰雪带) 。
植被的主要类型特点及分布
可可西里处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高寒荒漠的过渡区,主要植被类型是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高山冰缘植被也有较大面积的分布,高寒荒漠草原、高寒垫状植被和高寒荒漠也有少量分布,特别是高寒荒漠仅分布在极个别的地区 。
高寒草甸主要以高山蒿草(Kobresia pygmaea)和无味苔草(Carex pseudo foelida)为建群种 。前者主要分布在一风火山口和五道梁一带山坡 。后者分布于中部和北部山地阳坡或冲积湖滨的冰冻洼地,与其它草原群落复合分布 。其分布地域有较为丰富的降水量 。这两类高寒草甸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都比较简单 。水平结构一般较均匀,在坡地处的则呈块状或条状分布,垂直结构因植物生长低矮且伴生植物个体很少而无明显的层次分化 。群落的盖度一般为70~90%或更高 。在部分潮湿的地段有时还有苔藓植物层片的发育 。群落的生物生产力很低 。后者主要常见伴生植物除了草甸种类外,还常有大量的草原成分和高山冰缘的适冰雪植物 。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 。群落的水平结构常因微地貌形态而呈斑块状,覆盖度也比较低 。垂直结构层次分化不明显 。
高寒草原是本区分布面积最大的植被类型,主要的建群种有紫花针茅(Stipa purea)、扇穗茅(Littiedalea racemosa)、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豆科的几种棘豆、黄芪和曲枝早熟禾等 。常见的伴生植物有垫状棱子芹(Pleurospermum hedinii)等 。紫花针茅草原主要分布于东部青藏公路沿线,在内部多分布零散或局限于个别地段或山地,群落盖度一般20~35%左右 。青藏苔草高寒草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地区 。群落的盖度随所处环境的水热状况有较大的变化,一般为12~35%,有时可高达45% 。扇穗茅高寒草原,主要分布于沱沱河以北的东部地区,常与紫花针茅高寒草原和莫氏苔草高寒草原复合分布 。群落覆盖度一般仅10%左右,有时可达18%,豆科杂类草原广泛分布于中部及北部地区各类湖岸阶地,冰川河流碎石坦阶地,山坡坡脚坡积物及剥蚀山坡和坡脊 。这类草原,种类组成较混杂,群落结构也因质地的变化而有较大差别,盖度一般约20%,但也常可见到低达10%以下,高达47%的如落征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