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课型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及模式( 二 )


3、用于结课,延展知识 。科学成功的课堂教学结果艺术,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 。化学故事应用于课的结尾,能借此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求,使此课的“尾”成为彼课的“头” 。例如,在“乙醇”一节课的结束阶段,教师可以向学生讲一个“造酒不成变成醋”的故事 。相传杜康是制酒的鼻祖 。杜康之子黑塔子承父业,移居江苏镇江一带操起了造酒的行当 。有一次,黑塔根据父传秘笈将谷物薰熟后放入酒窑发酵,后来有事外出,一去21天 。回家后,方才想起先前的一坛酒,他想这坛酒肯定变质了,慌忙来到酒窑,揭起盖子,意外地发现,酒坛中飘出一股清香,酸中带甜,酒不仅没有变质,反而变成了另一种东西,黑塔就把它称为“醋”(意在“廿一日”加一个“酉”字),于是,具有特殊风味的调味品--醋就来到了人们的餐桌上 。那么,为什么酒会变成醋?这中间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呢?这样的提问,自然就给学生留下一个强烈的悬念,促使学生课后自觉地、主动地去预习、去讨论、去探索,为下一次讲“乙酸”打下了伏笔 。
4、用于理解知识,化抽象为形象 。学生往往埋怨化学知识抽象、难懂,认为化学反应看不见,摸不着 。化学故事则可以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之具体、通谷易懂,让学生在故事中得到启发,加深理解 。
四、课堂上的提问教学
提不出问题,或提不出好问题,常常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因此,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适时有效地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进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更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就此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点滴体会 。
化学课堂提问的基本模式有回忆性提问、选择型提问、温故型提问、开放型提问、理解性提问、应用性提问 。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 。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矗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
初中化学教学模式
新课改是目前化学教学改革的基本依据,教师教学时要遵循以下几点重要的指导精神: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围绕学生进行教学;转变教学主体,突出“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符合化学学科特点,实施实验教学和互动教学相结合;要采用开放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开放眼界去看多彩的化学世界 。初中化学的创新教学模式探索,要把握住以上几点,合理规划课堂的教学过程,才能让学生在充分的自我学习中获得更多知识 。因此,本文提出几点创新而又实用的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一、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把握学生的课前时间
“先学后教”重点在于“学”这个字,即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对知识好好预习,能够有一个基本的学习思路,对本节的重点和难点都有一个基本认识 。从学生的上课精力来看,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知识的框架,那么很难对老师课上讲授的知识完全吸收,甚至很容易就出现了饱和状态 。但是如果有了课前预习这个前提,学生就可以有选择性地听讲,这样他们得到的知识就是最有效的,上课的效率也就大大提高了 。而对于新课改下的教学来说,老师应当辅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保证他们的预习效果能够一致统一,从而能够在教学时把握住大家的节奏,能够进行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教学 。
建议采用“导学案”的预习方式,先给学生设计一份导学案,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份导学案进行预习 。这样在基本思路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更有条理地预习,而且导学案中不要只有一些概念的叙述,还要有一定的检测题目,这样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才会有成果显示出来,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忆” 。“导学案”需要在上课前一天发到学生的手中,让学生完成之后在课前将导学案收回老师手中 。老师根据“导学案”的完成情况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对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将大家都已经会的问题稍稍带过,而大家共同认为的难点则用更多精力进行讲解 。另外,从“导学案”中还能够发现一些学生对某些知识的掌握是比较精确的,这时就可以让他们自己站在讲台上,成为小老师,帮助老师完成对某个知识点的教学 。这样既能够给他们增强信心,还能够给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形成一种“竞争上岗”的教学氛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