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上皖儿介绍?


唐朝上皖儿介绍?

文章插图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州)人,祖籍陇西郡上邽县(今甘肃天水),唐代女官、诗人、皇妃 。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 。
上官婉儿因聪慧善文而得到武则天重用,封为“内舍人”,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 。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兼内舍人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 。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景云二年(711年),复封昭容,谥号惠文,葬于雍州咸阳县茂道乡洪渎原 。
【 上官皖儿:蛮夷戎狄的融合与客观考证(之一)】
在现存最早地理著作《山海经》中记录,两千多年前,一点四方的结构便已产生 。“天下”以中原为中心,被分作五个部分 。在《史记·夏本纪》中,更是仔细地描绘出了以中原“天子之国”为中心,再向东南西北分别以500里、300里、200里依次延伸划出的若干个等距离层次 。从这种观念出发,历代政权皆以中原汉文化为本位,把周围四方称为“蛮夷” 。
中国古代王朝正统性的地理认同从夏朝开始,功劳系在禹一个人身上,平水土,辨九州 。而“蛮夷”呢,古代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 。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
《礼记王制》:“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 。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 。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 。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 。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指南方额头有纹饰的族群即是南蛮 。多喜欢吃生菜,色拉和醋 。
【唐朝上皖儿介绍?】 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宜,雨量适中,土壤肥腴,故较早即进入城廓农耕社会,地称为中国,人称为华夏 。边区自然条件较差,多为游猎畜牧之族所居,故称为夷 。
“南蛮”一词在古时泛指长江流域以南地区,随着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的持续扩张和影响,随着中原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和地方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融合,“南蛮”的地理区域实际上已经囊括了整个东南亚 。后来,中国的长江以南不在被视为南蛮,南蛮成为骂人的话 。
上官皖儿考证,古时南蛮的民族成分相当复杂,大体可分为百越、百濮与巴蜀三大族系 。百越族系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百濮族系分布于今湖南、贵州一带,巴蜀族系分布于今四川、重庆一带 。
东夷又称夷,最早是和炎黄相对的一个部落,是华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周朝时变成古汉族对东方非华夏民族的泛称,非特定的一个群体,所指代的概念随着中原王朝疆域的变化而屡屡变化 。
夷又有诸夷、四夷、东夷、西夷、南夷、九夷等称 。随着东夷与华夏的融合,汉朝之后,东夷后来变成对日本等东方国家的泛称 。夷字有多重含义 。其主要意思是“平”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夷字“从大从弓” 。
据说,东夷人最早发明弓箭,擅长射箭 。距今4600至33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东夷骨刻文中已经发现了类似人背弓形的“夷”字,“从大从弓”有了原始依据 。
但,商周时期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夷实际是尸或者人字,和弓无关,因此以夷字“从大从弓”认定夷字为弓箭手之说可能是汉代人穿凿附会而来 。
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 。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因此逐渐产生了以华夏礼义为标准进行族群分辨的观念,区分人群以礼仪,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者并与诸夏亲昵者为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 。
著名采访人员、作家淮君总编说,中国历史上“华夷之辨”的衡量标准大致经历三个演变阶段:血缘衡量标准阶段,地缘衡量标准阶段,衣饰、礼仪等文化衡量标准阶段 。后理学以君臣大义取代华夷之辨 。华夷之辨的宗旨植根于《春秋》以及《仪礼》、《周礼》、《礼记》、《尚书》,以文化礼义作标准 。
我们现在常说的蛮夷之地,是古代的一种说法 。在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及周边地区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其他地方就称为蛮夷之地 。再后来,发现了荷兰、英国等一些欧洲国家之后,也称他们为蛮夷之地 。所谓蛮夷也就是过着原始人的生活,不开化的地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