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上皖儿介绍?( 二 )


蛮夷最早由《禹贡》而来,指以都城为中心周边区域划分 。
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三 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 。
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 诸侯 。
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 。
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 。
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 。
因此,由上得出,蛮夷一开始是指距统治中心较远的偏远地区:夷所处地为距都城1500~2000里范围,蛮则更远 。
夏朝时九夷,分布在东、东南、东北、北、西北,所以夷非指东部的未开化民族 。蛮也是同样 。到商周时期,蛮夷(商朝称东夷以外的蛮夷为“某某方”)成了少数民族的称谓,不再根据距离 。如周朝时有蛮国(即陆浑,地在河南嵩县一带)距周雒邑就不远 。狄更是近,屡次犯东周王城 。
春秋时各诸侯国经济文化上较先进而自称华夏,他们把较为落后的小国或部称之为夷蛮 。蛮分布区域:群蛮和百濮居于楚之南 。楚与晋战于鄢陵,蛮人也出兵随楚 。濮在江汉之南,或说在今云南一带 。随着历史的演变,不少戎、狄、蛮、夷和华夏错杂混居,不断融合,共同组成了自秦一统六合后的中华民族 。
蛮夷: 1.亦作"蛮彝" 。2.古代对四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 。亦专指南方少数民族 。
戎狄: 1.亦作"戎翟" 。2.古民族名 。西方曰戎,北方曰狄 。戎和狄主要分布在今黄河流域或更北和西北地区 。
夷分布在今山东、安徽、江苏北部一带 。莱夷在齐的东面,淮夷分布在淮河中下游 。《左传》中提到东夷,《论语》中提到九夷,大约都是居住在今山东一带的夷人 。诸夷中以淮夷为最强大,并不断和鲁发生冲突 。淮夷还参加楚主持的盟会,又随楚伐吴 。莱夷和齐是世仇,《左传》中齐伐莱的记载甚多,最后为齐所灭 。
北戎、山戎分布在今河北和辽宁等地 。姜戎、陆浑之戎本在今甘肃一带,后来被迫迁徙到今豫西 。在周的南面有扬拒、泉皋、伊洛之戎 。鲁的西境也有戎人 。在卫都的城墙上可以望见戎人的村落 。晋国的周围都是戎狄人,故《左传》说:“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 。”
《左传》说姜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 。”生活习惯、礼俗、语言的差异,把戎狄和华夏区分开来 。但,戎人中有姜姓、姬姓之戎,显然他们和周人本为同族人,只是出于历史或文化的原因,使他们分道扬镳 。尽管戎狄和华夏在文明程度上有差距,但,这对彼此交往并无太大妨碍,如周王曾娶狄女为后,晋献公、文公都娶戎族女子为妻 。
春秋时,楚境内已有不少以“蛮”自称的民族 。在春秋前期,楚大举进攻蛮人,史称楚武王“大启群蛮” 。楚庄王时,楚周边民族乘楚大饥之际,“戎伐其西南,又伐其东南,庸人率群蛮以叛楚,麇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 。秦昭王时﹐白起攻灭楚国之后,“略取蛮夷,始置黔中郡” 。秦汉时蛮族以盘瓠﹑廪君﹑板楯三者最大 。居住在武陵郡(今湘西﹑黔东及鄂西南边缘地区)﹑长沙郡(今湘中﹑湘南地区)﹐故又称“武陵蛮”或“长沙蛮”﹔其地有雄﹑樠﹑辰﹑酉﹑武五溪﹐故又有“五溪蛮”之称 。
狄分为白狄、赤狄和长狄 。白狄在今陕西一带 。赤狄中分布在今晋东南一带 。长狄之名见于《左传》,具体情况不详 。戎和狄主要分布在今黄河流域或更北和西北地区 。据古书记载,戎狄多为“披发左衽” 。
春秋早期,戎狄势力很盛,中原华夏诸小国受其威胁较严重,即使晋、齐等大国也经常要遭到戎狄的侵袭 。从春秋中期开始,华夏各国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通过称霸而相互联合,增强了对戎狄的防御能力,不少的戎狄渐被华夏所征服 。赤狄、白狄大部分为晋所灭,齐灭莱夷,秦灭西戎,楚国吞并数量甚多的蛮人或濮人的小国 。由于各族长期和华夏聚居在一起,不断相互影响,文化礼俗等方面的差别日趋减少 。到春秋末年,原来散居于中原各地的戎狄蛮夷差不多都已和华夏融合在一起了 。
东夷从民族学的角度看已经不存在了,完全汉化了 。西戎的部分则西迁或被吞并,谁是西戎已经很难说清 。至于所谓南蛮的百越,现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几乎都可以算,越南也是 。北狄早就不存在了,历史上的鲜卑等民族早就融合 。但是,从广义来看,蒙古族似乎也可以符合这个名字的最初意义 。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之间存在着鄙视链,这条鄙视链的最底层就是楚国 。回想下关于楚国和楚人的成语可见一斑,例如:刻舟求剑、狐假虎威、画蛇添足、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等等无不是表现楚人愚蠢的,这又从一个侧面证明中原诸侯看不起楚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