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二 )


最新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4
中华民族命脉传承了五千年,而作为传承的主线,却始终是孝 。孝是众德之根,诸善之源,立身之本,齐家之宝,治国之道,是民族认同,民族团结、民族振兴的基础 。我们每年的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其实质不都是在演孝吗?
《孝经》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天经地义,乃是人类最为根本首要的品行 。”
“百善孝为先”因为是根本的道理,根本的人伦,根本的共识,所以数千字的《围炉夜话》,抵不过这一句“百善孝为先”的名声 。
既然懂得了行孝的重要性,也知道了行孝是修身第一步,那么更应该懂得如何去行孝 。本次课程教育了我们该如何去行孝“一是养,二是敬,三是谏诤” 。
首先,孝敬父母要养父母之身,更要怀着一颗恭敬之心 。
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就是说现在的所谓孝子认为能赡养父母,就算尽到了孝道,养狗、养马也同样是养,如果我们仅仅是赡养,而不尊敬父母的话,怎么能够把养父母,和养狗、养马区别开来?
今天,很多人对孝的认识仍然还停留在“能养”的层次上,认为只要满足了父母衣食住行的需要,便是孝顺父母了 。这是时代的不幸,也是传统文化的不幸 。当然,能够满足父母这些需要,尚有可取之处,也算是一种孝行 。可悲的是,有些人在这个层面的孝也做不到 。

其次,孝敬父母要养父母之志 。
第一条就是我们需要做到不让父母为我们的健康担忧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这就是说,我们身上最小的器官毛发,最表层的皮肤都来自父母,就如同父母的身体,怎么敢毁伤呢?
最新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5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 。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工作关系不大 。然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 。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 。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 。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 。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
二是学习的重要 。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 。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 。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
传统文化凝聚了五千年来所有人的智慧,我们的先辈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传统文化学好?我们不仅要学习传统文化,也要把它运用到现实当中,与时代结合,让五千年来祖辈的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熠熠生辉,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示我龙的传人背后的悠久历史带给我们的力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