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仇人千刀万剐的原因:受凌迟、酷刑、统治因素的作用影响

知识点:千刀万剐、凌迟、酷刑、统治
“千刀万剐”这一词,现在的人们常把它用作骂仇人的话 。意思是:此人罪大恶极,真该千刀万剐 。在古代,千刀万剐是实际施行的一种酷刑,现在骂人的话就是从这种酷刑引起的,它的正式名称叫做“凌迟” 。
古代的几种酷刑:如车裂、烹刑等等,这些酷刑大都在唐以前使用过,在唐代基本上不用了 。而“凌迟”这一酷刑则是唐以后才发展起来的更加残忍的酷刑 。
“千刀万剐”是“凌迟”这一酷刑通俗而准确的说法 。它就是把人肉从骨头上一块一块地割下来,要割成几千块,挖上万刀 。这种惨酷的做法,早在我国南北朝的时候就有过 。那时的北齐文宣帝常用“轻刀脔割”杀人 。所谓“轻刀脔割”就是用小刀子把人肉一块一块地割下来,让人感到非常痛苦地死去 。但那时没有“凌迟”这个名称,也没有正式列入官家的刑法 。到了唐代安史之乱的时候,叛军头子安禄山也常用这种手段杀人 。安禄山的叛乱军队打常山的时候,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哥哥颜杲卿正在当常山太守,他和他的部下袁履谦等人率领军队坚决抵抗,最后兵败被俘,安禄山就对他们恨之入骨,残忍地使用千刀万剐的手段,把这两位唐代忠烈之臣残杀了 。但是那时候这种千刀万剐的残暴还没有被正式列到统治阶级的刑法中去,只是个别的暴君和军阀的残忍行为 。
到了北宋时期的辽国,才正式在刑法中规定“死刑有绞、斩、凌迟之属 。”(见《辽史·刑法志上》)那就是把千刀万剐开始作为一种正式的刑法固定下来了 。在北宋的刑法当中,虽然没有凌迟这一条,但在实际刑狱中也常用千刀万剐这一残忍手法来处死所谓“盗贼”——实际都是被统治阶级剥削得一无所有、迫不得已才起来造反的农民 。
到了南宋,就正式把“凌迟”和“斩”、“绞”同列为死刑的名目,在元代“凌迟”也是正式列入刑律法典的 。在明清两代的刑法,凡是犯所谓“谋反”或“大逆”等罪行者,均用“凌迟”之刑处法 。
执行“凌迟”的场面,是人类历史上最恐怖、最可怕的 。明代的太监头子刘瑾,被政敌张永告发谋反,被判“凌迟三日”,“例该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一天先剐三百五十七刀,在胸膛左右先开刀,每刀割下的肉只有大拇指甲片一般大小 。先后两天再割一千五百刀,真是“肉已尽而气息未绝”,把身上的肉割光了,可是呼吸还未停止,头脑还有知觉,这种残杀法,比被饿极了的野兽撕噬,还要凶残十倍 。
这种酷刑从辽代到清代使用了一千年之久,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这一千年来的统治阶级为什么要用这样惨无人道的刑法呢?他们的目的无非是想用这种特别痛苦的手段来震慑人心,使人民惊吓得甘愿为统治阶级做牛做马,不敢起来造反 。可是在这一千多年中,人民并没有被这种酷刑吓倒,为反抗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举行起义,反而比以前更多,更频繁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这句话虽然是《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说的,实际上却正是历代农民起义的口号,说明被剥削被压迫的劳动人民,一旦觉醒而起来造统治阶级的反,再残暴的酷刑也是阻挡不了的 。

【骂仇人千刀万剐的原因:受凌迟、酷刑、统治因素的作用影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