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写的《童年》的读后感 高尔基经典文学《童年》读后感10篇

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你知道怎么写读书感悟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高尔基经典文学《童年》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高尔基经典文学《童年》读后感1
寒假里,我阅读了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童年》 。这本书向我们艺术地展示了阿辽沙在黑暗社会追求光明的奋斗历程,并反映了十九世纪70到90年代的俄国社会风貌 。
阿辽沙是一个3岁便失去了父亲的孩子 。在丧父不久之后,他与母亲,外祖母搭船去投奔他在尼日尼的外祖父,他的外祖父是一个脾气暴躁,吝啬的人 。在外祖父家,他经常受到外祖父的虐待,两个舅舅也讨厌他,所以阿辽沙过的并不快乐 。母亲由于无法忍受这种生活而最终黯然离去,只有外祖母对这个形同孤儿的孩子特别怜爱,处处照顾他,护着他 。阿辽沙在外祖母的爱抚下度过了一段温馨且快乐的日子,让他受伤的心灵得到恢复 。阿辽沙在坎坷与磨难中一点点的成长了,直到母亲和外祖母去世,阿辽沙给狠心的外祖父赶出了家门 。十一岁的阿辽沙为了生存,不得不走向社会 。他饱受了屈辱,吃尽了辛苦,但他还是熬过来了 。他的童年是多么悲惨啊!
和阿辽沙相比 。我的童年却是五彩缤纷的,是饱含着关爱的 。我有父母爱,奶奶疼,他们都是那么的关心我 。记得有一次,我打开电脑,想听听音乐放松一下,于是伸手打开音响 。但是自从妈妈整理过房间后,音响摆放位置高了一大截,我够不着音响了 。没办法,我只得爬上椅子,站在椅子上,尽最大可能伸长手臂,终于碰到了开关,把音响打开了 。谁想到,我缩回手时太大意了,竟碰倒了装药的瓶子,这倒还好,可这个瓶子滚哪儿不好,偏偏滚到妈妈化妆用的眼影盒那儿,“哐当”一声把眼影盒撞到了地上眼影被摔得四分五裂,妈妈听到响声后就赶了过来,正好看到这一幕,见她皱起了眉头,我赶紧走上前事情发生的原因,并用诚恳的态度认了错,妈妈舒展开眉头,说道:“下次小心点 。”说完便去收拾眼影了 。哪像阿辽沙犯了错就要遭到毒打,被外祖父打得昏了过去,还生了一场大病,是多么可怜啊!
在学习知识上,与阿辽沙相比更有着天壤之别 。我们的学校干净整洁,教室宽敞明亮,设施齐全 。更重要的是 。老师对我们非常关心,辛勤的将丰富的知识灌输给我们,哺育我们幸福成长 。而阿辽沙只有外祖父偶尔教识字,上学时捡垃圾挣学费,身上留下的味道使他受到同学的嘲笑 。走向社会,他一面自学,一面挣钱养活自己 。哪像我们吃得好,穿得好,快快乐乐进学校?和阿辽沙相比,我们拥有这样美好的童年,幸福的生活,真不应该身在福中不知福!
读了《童年》这本书,我要学习阿辽沙不怕困难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团结同学,学好功课,长大了好报效祖国 。
高尔基经典文学《童年》读后感2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的粉笔还在拼命嘁嘁嚓嚓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每当我听到“童年”这首歌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我读的一本书叫《童年》 。《童年》的作者是高尔基,它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这本书足以能够体现他是在苦难中长大的 。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同年生活 。小说从他跟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他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是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他还有两个舅舅,他们粗野自私,整天为了家产争得你死我活,还不时地虐待自己的妻子 。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

然而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环境里,也不乏温暖与光明,这就是以外祖母为代表的另外一些人,另外一种生活 。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忍让,有着圣徒般的宽广胸怀 。她如明灯照亮了阿廖沙幼小的心灵,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故事给阿廖沙听,……是她那无私的爱丰富了阿廖沙,使阿廖沙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的生活 。外祖母使他在生活中站立,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我每到一个新环境都难适应那里 。我还记得__年我转进了新的小学,在那里我对一切都很陌生,总是一个人孤独的呆在某个角落,总觉得那个学校是黑暗的,邪恶的,不友善的 。不久,我走在路上被一个飞奔而来的小男孩撞到,他一连几声“对不起”使我觉得他很善良;我想起了《童年》中的外祖母,他们跟她一样都是好人的代表 。于是我试着和别人交往,发现同学们都很善良、友善,不久我适应了这儿,学习也有了较大的进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