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题答案( 三 )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强调出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一方面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 , 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 如盲人眼睛失明但嗅觉听觉十分灵敏 。另一方面 , 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 。如身患重病或有残缺的人 , 如果他有顽强的意志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 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
所以给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启示是要结合学生实际长善救失 , 扬长避短 , 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 ,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 注意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
相关古文:长善救失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 。从群体的角度看 , 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 , 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 。其次 , 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 , 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 , 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如 , 有的人聪明早慧 , 有的人大器晚成 。
教育教学知识考点精髓
一、课程的概念
“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 ,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 , 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
广义的课程: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一门学科
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课程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
二、课程的类型
(一)从课程的组织方式来划分: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
综合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 , 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
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 , 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 , 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 , 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
(二)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三)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划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 , 起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
(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 , 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 。隐性课程是伴随着显性课程而生的 , 没有显性课程就没有隐性课程 。计划性是区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
三、课程理论流派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
是最早出现、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和布鲁纳等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 , 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是其代表理论 。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三)社会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
社会改造主义:布拉梅尔德
批判理论:金蒂斯、布迪厄
四、课程内容(需重点把握)
(一)课程计划
1、概念:
课程计划 , 又称教学计划 。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 , 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它是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 也是学校安排整个课程检查、衡量学校工作和质量的基本依据 。
2、课程计划的组成
主要包括课程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以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
课程设置是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 。
3、课程计划的作用
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 , 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
补充: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二)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的含义: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
2、课程标准的结构
第一部分是前言 , 包括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等 。
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 , 这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 , 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
第三部分是课程内容 , 是具体的知识内容要点 。
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 , 包括教材编写的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