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教学心得 语文项目教学心得( 三 )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教育气氛的关键要素 。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 。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 。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
要上一堂语文课难,要上好一堂语文课更难 。经历备课转折一关的时候,所要做好的工序多而繁,就像上面文章所说,要设计好精而简的导语,设计好严而松的课堂环境,还需要语文教师具备充沛地激情,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将课堂教学落于实处 。语文课虽然难,但是也有收获成果的乐趣 。难并快乐着 。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 。标准中又说: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要完成这一任务,光靠课内是不行的,必须借助课外阅读来完成 。
三、寻求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点
要有效地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必须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 。为此,教师需要经常结合阅读教学,了解学生阅读动向 。
四、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
课外阅读要讲究最佳机会 。这一最佳机会,因学生、教师、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一句话,教师要根据教学意境来确定课外阅读的最佳机会 。这个意境的一般表象是:学生阅读兴趣应处于高潮、亢奋的时机 。
五、教给课外阅读的方法
课外阅读也要掌握方法 。掌握了方法,就会解决“会学”的问题 。几种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1、编写提纲法 。主要给文章勾出提要,列出提纲 。
2、卡片摘录法 。即在阅读时,把文章的要点或重点句、段摘录在卡片上 。
3、符号代替法 。即根据自己的读书习惯,设计多种符号,在文中圈、点、勾、画 。
4、批语注释法 。即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上批注的文字 。
5、索引法 。即用编索引的方法来读书,记下文章篇名、作者、报刊的名称期数、页码,需要时翻索引 。
6、剪贴法 。即把好的文章、片断剪下来,贴在剪贴本上 。这几种方法均以学生“动手、动脉、动口”的实际阅读训练为主 。
总之,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其意义、作用是非同寻常的 。课外阅读“天地广阔”这必将是提高语文素质的又一新篇章 。
语文项目教学心得3
今天带孩子们一起学《牧童》、《舟过安仁》和《清平乐.村居》 。三首描写从前小孩儿生活的古诗,带领固定在两点一线的现代孩子读,有些意思 。
开篇即问:这三首古诗中各有几个孩子,他们都在干什么,找依据,划下来 。小毛眼睛圆圆的,是咱们的体育健将 。她站起来答:吹笛子,睡觉 。呼啦一下,四五个孩子举起手来表示反对 。
小博士小李字斟句酌:应该是在躺在草堆上看月亮吧 。“卧”不一定就是睡觉!有道理,表扬!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学霸小邓站起来,应该是躺在草堆上欣赏月色更有诗意吧!一番讨论,不仅理解了意思,而且颇得了些此诗的意境 。好 。
《清平乐.村居》的争论在于锄豆的含义 。小学究刘宁徽一口气说下来:大儿子是在锄豆苗,二儿子织鸡笼,小儿子溪头趴着剥莲蓬 。看孩子们都一脸平静,显然都接受了这个答案 。老师故作奇怪——古代人真傻,连豆苗都要锄掉?聪明的孩子立刻明白了,新转来的小沈憨憨的,可是脑子灵:“老师,应该是锄掉豆苗地里的杂草吧?”真棒!
第二步,如果你写牧童,你会怎么写?孩子们循着写人的文章思路答去:写美景,写放牧趣事,写牧童和牛的深情,写牧童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可是咱们要认识的这一位诗人吕岩不是一般人,他是“八仙”之一哦,写的诗,自带仙气 。反复读读,看看吕仙人写诗的出人意料处 。
举手的孩子不多,但每一个发言都是难能可贵的真思考 。有孩子说:“弄”字用得很神奇,笛声怎么会逗弄晚风呢?明明只是晚风吹来笛声而已啊 。老师追问:这样写好在哪里?小汪同学立刻反应过来:写出了牧童悠闲自在,也反映了诗人的悠闲自在啊!干得漂亮,小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