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语文复习教学计划( 四 )


三、教学目标:
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意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加强技能的培训,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特点,不断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文言文阅读,夯实基础,强化写作指导,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
四、方法和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
2、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努力研究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变革,加强教学理论研究并付诸课堂实践 。
3、教学以精读课文为范文,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
4、注重诵读,培养语感,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的把握文义 。
5、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把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用法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 。
6、作业做到一课一练,及时反馈 。
7、加强培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差生的辅导 。
8、重视作文教学,努力提高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探求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重开发现实生活中的作文资源 。
9、安排二三次语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采集、处理信息,综合分析,表达交流,探究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
五、教学设想与教材处理:
新编语文教材与传统语文教材有所不同,它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着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对必修一与必修二的教材处理是:
(1)“阅读鉴赏”单元与“表达交流”单元教学、及作文教学相辅相成 。“阅读鉴赏”的每一个单元大约为两周完成,每教授完一个单元以后,按教材编排顺序讲解“表达交流”的一个知识点 。作文教学主要依据“表达交流”知识点地排序来进行 。本期大作文要求写六篇,每两周一次大作文,每一周要求学生写一篇周记 。
同时每两周依据“阅读交流”每个知识点的不同特点,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和自然 。同时,要继续组织学生课前3分钟演讲,并在本期举行背书比赛、朗诵比赛、辩论比赛等,加强学生演讲与朗读的能力,让学生听说读写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
(2)“阅读鉴赏”单元教学与“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单元教学交叉进行 。为了避免教学的单一性,也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每上完一个阅读单元后就进行“梳理探究”或“名著导读”单元教学 。这样,学生能够充分地利用教材而不断地扩充知识和提高能力 。
(3)“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以点带面的形式进行 。“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部分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原则,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辐射开来,扩充教学内容及增强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
如“梳理探究”部分,就会依据教材,教师与学生一起搜集编写知识资料,依据教材进行整体上的分析和探究,并进行总结归纳,形成文字材料,统一印刷,让学生课外进行阅读与背诵 。
如名著导读中的《论语》《巴黎圣母院》这些文学名著,主要利用晚自习的时间统一让学生观看影视资料,并写出影评,基本上不占用课堂时间 。
(4)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课型 。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 。“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
(5)以单元小测验形式检验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 。
新课改并不是就不考学生了,依然要用检测题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了解,书本知识掌握的程度高低其实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学生水平与能力的高低 。所以,一个单元结束很有必要进行一次测验,有利于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