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和发展 中秋节的来历及发展( 二 )


中秋节又称月节、追月节、拜月节、玩月节 。从唐代中叶开始,中秋赏月之风日盛,成为时尚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一首《静夜思》,妇孺成诵 。他的《把酒问月》,从“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写到“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写出了人生的感悟 。
明清时期,祭月、拜月成为全国通行的习俗 。清代俗谚有:“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 。”清代有特制的祭月月饼,这种月饼较其他月饼为“圆而且大”,“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 。”特制月饼一般在祭月之后就由家人分享,也有的留到除夕再来享用 。在明代,北京人八月十五日祭月的方式是,在市场上买一种特制的“月光纸”,上面绘有月光菩萨像,月光菩萨端坐在莲花座上,旁边有玉兔持杵在臼中捣药 。这种月光菩萨像小的三寸,大的一丈多长,画像金碧辉煌,非常精致 。当时,家家设月光菩萨神位,供圆形的果、饼与西瓜,西瓜要切成莲花状 。晚上,在月出之方,向月供祭、叩拜,叩拜之后,将月光纸焚化,一家人共享撤下来的供品 。
明清以后,北京中秋节新添了一个节令物件——彩兔,清人昵称玉兔为“兔儿爷” 。人们用黄沙土做玉兔,装饰以五彩颜色 。兔儿爷的制作工艺精美,造型千奇百状、滑稽有趣,京城人“齐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 。兔儿爷给市井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 。20世纪初,民间索性将祭月称为“供兔儿爷” 。名称的变化,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高悬的明月,在近代百姓那里已俗化为可触摸甚至可以把玩的物件 。虽然人们依旧供奉它,但它已失去神圣的品性,成为一种世俗观念的表达 。

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 。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中秋这一天还举行别具特色的“拜月”、“闹月”、“行月”、“跳月”、“偷月”等活动 。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 。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 。因此,中秋节还有“团圆节”之称 。


【中秋节的来历和发展 中秋节的来历及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