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赏析

文章插图
故都的秋赏析故都的秋赏析第1篇: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好散文 。关于其中心,课文自读提示和教参都作了明确的*和界定,认为“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 , 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情绪,自然地融化在一齐 , ……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 , 以景显情,信手写来 , 浑然一体”,“透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的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并且,为了增进学生对此的理解 , 自读提示和教参还注意*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 , 指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家移居杭州的个人生活背景 。
其实,郁达夫在文中流露的情感,固然跟当时的背景有关 , 也跟作家一生的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有关,还跟*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有关,当时的背景因素前已提及,*文即就后两点作些补充性的联想与阐释 。
一、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
作家赞美自然风物,抒*感 , 其格调无非是热烈高亢、平和淡远和忧郁低沉*现消沉即由此而来 。作者注),最后亲历*烽火,在南洋为**宪兵秘密杀害 。这样的一生,是悲凉的 。
其次,从性格情趣来看 , 他的身世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忧伤压抑的性格,从而影响着他在创作上的情趣倾向 。他在亲撰的系列自传中说:“儿时的回忆,谁也在说,是最美的一章,但我的回忆,却尽是些空洞 。第一 , 我所经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对于饥饿的恐怖,到此刻还在紧*着我 。”又说:“又因自小就*学毕了业 , 回国来东奔西走,为饥寒所驱使,竟成了一个贩卖知识的商人……1923年的秋天,一般人对我的态度改变了,我的对于艺术的志趣 , 也大家明白了……就说我是一个颓
废者,一个专唱靡靡之音的秋虫 。”(《〈*肋集〉题辞》)为了更明确地显示郁达夫这种性格情趣 , 我们不妨来看在1923年写的《还乡后记》(《郁达夫散文全编》浙*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 。最能表现情景一体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 。“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述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既有*又无必然**因为感秋可生悲也可生喜 , 悲者未必从秋景得来* 。“清”“静”是大多数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和写得出的,未必
见得奇妙 , 而“悲凉”则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最见奇妙 。总之,*文情意浓厚 , 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写景并不像其他作家的散文名篇那样占有很多篇幅 。在这一点上可与《荷塘月色》比较,《荷》文写景似用工笔 , 精描细绘 , 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情为景所藏所掩;*文则略于写景,尽力抒情,文情更给人以亲切感、厚重感 。
*想必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点,而且作者觉得与他们更亲近,表现出作者的平*识,似乎也能觉察出作者很想像“都市闲人”那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
4文化氛围
*是写景文字,为什么*入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说明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文题暗合 。从行文章法上看,那里宕开文笔 , 纵横议论,显出灵气,显出开阔的思路 。
5排比句
文中有许多排比句,具有语言整饬之美 , 朗读起来又具有音韵之美,抒情味很浓厚 , 表现作者很强的驾驭语言的潜力 。
解题指导
一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
作者写故都之秋选取的平常景物: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 青天下的“驯鸽” , 槐树叶底“漏下来的*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早晨铺得满地的槐树“落蕊”,被称作“北国的特产”的衰弱的“秋蝉”,又奇又有味的“北方的秋雨”以及雨后话秋凉的“都市闲人” , 北国的“枣子树”和其他鲜果,等等 。
融入的思想和生活情趣: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的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前后,就在天上、枝头、嘴边……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声秋实秋意中,能够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地方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 , 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能够看出作者借此流露的真切深沉的*感情和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也能够看出作者流露的深沉的忧思与落寞之情 。
体会作者融入的思想和情趣 , 应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文中表现力极强的语句,个性是主观感*彩极浓的语句 。
二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写景抒情的妙处 。
学生作答只要涉及听觉、视觉和触觉,并抓住一些关键词语就能够 , 不必求得一致见解 。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
*创见 。学生写诗歌散文或有关诗文的鉴赏文章 , 能够自由发挥 。
教学推荐
*课用两课时教学 。
这课的教学是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 。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 , 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文是比较典型的抒情散文,也便于教师与学生一道 , 透过解读、品评,总结出一些鉴赏抒情散文的方法 。下面就从几个方面作些提示 。
一提倡美读
要带着完美的感情来读,读出课文中的美味 。最好是朗读 。朗读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就像朗读者自己在抒发强烈、深厚的感情一样 。一些优美的句段、精警的句段,最好能熟读成诵 。美读是为了尽量读出作品的“原味”来,尽量与作者的心灵贴近,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 。“课文鉴赏说明”中的“诵读提示”作了一些介绍 , 能够参看 。
二品赏景物描述
从文章标题就能看出,“故都的秋”是写景抒情散文 。如何欣赏其中的景物描述能够用理性的、*的方法概括出“课文鉴赏说明”提及的五种景况 , 但是要注意让学生自己概括 。也能够从审美的角度品赏出景物描述的精彩细腻 。作者调动了多种感觉来描述景物,给读者以多方面的美的感受;所写之景,都是故都有代表性的 , 少而精 。可见写景贵在精选,以一当十 。在写法上,都十分具体,形象感很强,容易唤起读者的想像 。能够鼓励用感性的、动情的读法 , 感悟出景物描述中渗透的浓浓情意 。*文写景不是那种客观冷静式的,而是主观热情式的 , 学生应能较为容易地感悟出作者感情 , 例如“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 , 下得更像样”是一种提示,领起下文的来去匆匆的秋雨描述,这些提示话显然带着作者热情的赞美和浓浓的赏雨趣味 。
*现出作者的平*识;郁达夫是深受*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感情感 。一篇写景散文能连通历史人文,亦即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 , 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
*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身就是一种美的表现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 , 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是说人的情感随外物变化而变化,春景使人畅怀,暮秋令人感伤 。具有这种感*彩的语句,《故都的秋》中,还有很多: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 , 更是北国的特产……
如果说用“细腻”来形容“灰土上留下来的”“扫帚的丝纹”还勉强有点客观性的话,那“清闲”“落寞”则完全是主观的、意念上的了 。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 。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进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上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 。
在评论古人悲秋时 , 文章写道: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个性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
将上述富有主观色彩的词语汇集起来:清、清闲――恬静安谧,这是故都秋的“清”;细腻、幽远――幽静深邃,这是秋的“深沉”;落寞、衰弱、萧条――萧条凄凉,这是秋的“悲凉” 。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画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 。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 。优秀的散文作者,往往注意创造诗一般的意境,但大多在对客观生活的描绘中完成 , 郁达夫却注重从主观感受上来展示北平秋的特色,恐怕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 。
如果把以上的主观色彩称为“理智的思索”,需要借助读者的文学素养和必须的鉴赏潜力才可完成的话,那么 , 也能够把《故都的秋》对客观色彩的描绘称为“自然的再现” , 它直接诉诸读者的感官 。这篇散文 , 对于自然风物,既没有浓妆艳抹的涂饰,也没有对色彩层次的刻意雕琢,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稍事点染,便把自然力赋于北平秋天的种种神韵和盘托出给了它的读者,既映衬出秋的底色,又和谐着文间的基调 。你看:
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早晨起来 , 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 , 淡红色最下 。
这是一幅巨大的画面,带有立体的美感 。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泛彩的野花圃;天与地之间 , 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 , 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可与天工媲美 。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碧空,俯身撷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花之中 。这种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体现出故都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 。从表面看,作者只是信笔而至的点缀 , 其实作者对色彩的选配是颇具匠心的 。这幅画面选用的大多是些“冷色” , 如青、蓝、灰、白等等,以此来显示深沉、淡泊的特征 。若改用红、黄、橙等“热色”,就*了主观色彩的协调和统一 , 冲淡了故都秋特有的风味和精神 。它是作家审美观点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
再看对枣树的描述:
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 , 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的七八月之交 , 是北国的清秋的佳* 。
这节是以枣子颜色的变化,来写季节特征的,是从动的角度描绘色彩的 。读者可依*文中色彩的细微变化展开想像,从而认识事物 。很显然,前面的画面是由空间的若*色点来组成的 。枣子由淡绿到微黄再到红完,无疑是一条线上的色彩,宛如物理学上的光谱图 , 轻度的差异都能分辨出来 。若不是对事物观察得细致,感触得入微 , 是难以如此准确表现出来的 。
《故都的秋》像一块晶莹的玻璃,还透*出了一些不曾着色的颜色,请看: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光……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 , 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西北风就要起来了 。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
上面几句,并没有直接表现色彩的词句,但由于作者将一些具有某种色彩的特征性事物展示给了读者,读者能够根据作品的艺术境界,加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给事物“补”上它的色彩*客观或主观的* 。不是吗,透过上面的叙述,人们会在脑海里呈现出金灿灿的阳光和枯黄的小草的形象;看到沙尘灰土的飞扬,读者也会和作者一样,生出“朔风动劲草,边马有归心”的冷落荒凉的悲感 。文章的资料也在不断地向内部开拓,逐渐显示出它的深度 。再如“廿四桥的明月”“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也同样具有这种特征 。
韵律感和音乐美,在《故都的秋》中表现得比较强烈 。韵律*是诗歌的专门术语,那里借以揭示这篇散文的诗意美 。
关于散文的自然韵律,郁达夫在《*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 , 作过明确的阐述 。他说:“在散文里,那种王渔洋所说的神韵 , 若不以音律的死律而讲 , 专指广义的自然韵律……却也能够有;因为四季的来复,阴阳的配合……无一不合于自然的韵律的 。”这就是说 , 自然万物的运动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某种规律和节奏,这便是一种自然的韵律 , 作为描绘自然风物的散文,自然是能够具备这一美学特征的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时 , 正是为“良友”图书公司编选散文二集的前夕,因而这篇作品是较好地体现着这种艺术主张的 。
先看作品对秋雨的描述: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 , 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 。一层雨过 , 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 , 天又晴了 , 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再看对槐树的描述: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
读了这两段,谁不觉得作者在写诗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 。首先作者选取的事物,具有诗意,其中有动*凉风、落雨、云逝*有静*灰沉沉的天,无声无息的落蕊*,亦情亦景 。行文像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自然的韵律和音乐的节奏融化在平静细腻的描绘中 。王渔洋所说的“神韵”也巧妙地蕴藉在“息列索落”的秋雨中,蕴藉在“微细柔软”的落蕊里,或有声或无声 , 或状物或寄情,字里行间暗暗地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这是自然界里最美的一种韵律 。
诗歌的声韵和节奏,加强了《故都的秋》的音乐美 。“*与“落寞”“衰弱”的真实感情,融进了故都的以至北国的秋中,因而既独特,又平凡 。读完全文,我们的确感到:“北国的秋,却个性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诚然 , 南国的“秋”,也是“清”“静”“悲凉”的,只但是欠“个性”罢了,作者*人当时不正处在这“清”“静”“悲凉”之中吗
*二*
《故都的秋》的确是“清”“静”“悲凉”的 。作者为了透过故都的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传递他独特的秋味、秋意、秋情,着意调动了以下一些表现手法 , 在运思谋篇、遣词造句、文笔风格以及记叙、描述、议论与抒情的结合上表现了独特的色彩 。
1烘托、对照手法 。作者除了直接叙描故都的“秋”外,着意以南方的“秋”为写照,烘云托月似的映衬出故都秋的浓度与特色 。如第二、五、六、十*面上,作者好像闲情信笔;而实际上,作者正是透过这间接手法将读者引入秋的里层,去体会那故都的秋味,去领会那故都秋意,去思考那秋的人生 。
2复沓、跌宕手法 。读过《故都的秋》,难免有这种感觉:这是诗式的散文,还是散文式的诗其实 , 作者是饱含诗情写散文的 。我们读这篇写景文字,之所以有一种情深意切的* , 这不正是“诗”的*力吗作者赋予《故都的秋》以满腔的*,无论礼赞或哀怜 , 无论热烈或悲凉 , 我们总深感作者的情是真切的 。这种表达效果的产生,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复沓、跌宕手法的运用 。这种反复咏叹的手法虽渊源流长,但用在现代散文中,且用得恰到佳处 , 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如,对古今文人很少提及的“秋味”这个*象的“触觉”,作者一共提到五次,再加上一些富于“秋味”的描述镜头,使*来*象的东西也成为可感触的具体物象了 。当然,*文最主要的复沓、跌宕还不在于具体的“物象”上 , 而在于它的旋律和情味上,透过“旋律”和“情味”反复拨动读者对于“秋”的宏观与微观的认识与深化的感情 。所以,作者在结构上采取了叙述、描述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因情生景,借景* , 将“物”“我”“主”“客”完美地统一到“意境”这个极点上,透过读者的美感经验而完成作者所要传递的思想 。
3清新典雅、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能否这样说,《故都的秋》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作者的闲情漫话 。从开篇到结尾,那里没有文字的雕饰痕迹,但每个词语、句式,却又好像未经“炉火”而已到了“纯青”的程度 。如在选取搭配词语上 , 作者似乎是很洒脱地从生活中拣来的 , 平凡极了;但是它们又是那样精当 , 搭配在一齐就再也无法拆开了 。名词如“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等宏观的秋色、秋声,以及“飞声”“*光”“蓝朵”等微观的秋色、秋声 , 它们配搭得匀称和谐,最能调动读者的情感 。这些物象声色,*是现实中无处不有的,但被作者随意拣来配在一齐 , 就产生了个性的美感效果 。再如动词与形容词,作者是很注意它们的表现力的 , 尽管作者是精心选取与搭配的 , 但读者却感到一种纯朴自然的美 。看那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我们南国的“秋”正是“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 那里的动词、形容词所代表的动态、特征就在读者的周围 , 所以感到平易亲切、酣畅明快 。在句式的选取上,作者多用短句 , 但长短相间;多用整句*尤其多用排比*,但整散结合:构成了一种既典雅、又洒脱的风格 。如文章的后半部分从中外文人学士对“秋”的那种“深沉”“幽远”“严厉”“萧
索”的感触,引导读者领略“*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之后笔锋一转 , 来了一大段对“南国之秋”的速写,以映衬“北国之秋”的特色 。这段“速写”中运用了多种句式,但仍以短句、整句为主,雅俗熔于一炉,个性能代表作者的语言风格 。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清水出芙蓉 , 闲笔出真情 。这些话概括《故都的秋》的语言特色,是当之无愧的 。
故都的秋赏析第4篇:
意境——《故都的秋》赏析
初识郁达夫,始于他的代表作《沉沦》,那酣畅淋漓的心境表现和*裸的自我暴露着实令人震惊,于是便知,他是*文学史上的又一位放浪形骸的名士 。而他的写景散文《故都的秋》却丝毫不见小说中一以贯之的颓废和病态,取而代之以清丽和幽寂 , 令人顿感意蕴无穷,美不胜收 。这缘于他在文中对意境的营造 。
“意境”是一个典型*化的理论概念,是在古典诗词的创作和鉴赏中常用的术语 。意境理论的正式提出是在唐代,以后不断有人阐释它,丰富它 。童庆炳先生曾对它作如是定义: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这必须义可说是全面而* 。
郁达夫是一个注重意境追求的作家 , 他的超多散文都体现出他对意境的营造 。而这篇《故都的秋》正可谓是他的散文意境美的典型 。
一、情与景的巧妙融合
大凡写景的文章,首先面临的就是取景 。这是一篇郁氏描述故都——北平之秋的文章,他精心选取了北平之秋的典型景物:清晨*庭院,手执浓茶所看到的碧绿的天色;叶底漏下来的丝丝*光;喇叭似的牵牛的蓝朵;铺得满地、脚踏上去柔软无声的槐树的落蕊;随处可闻的秋蝉衰弱的啼唱;灰沉沉的天底下,一阵凉风后便息咧嗦落下起来的秋雨;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咬着烟管,立于桥头树底的都市闲人;以及显出淡绿微黄颜色的北方枣子颗 。这些犹如一组自然融合的水墨山水画,清新宛丽 。绘景的方法多种多样,朱自清先生擅长对景物作浓墨重彩的工笔描绘,在《荷塘月色》《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重要篇什中,他都对景物作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精雕细琢;而郁达夫则不同,他绘景好采用白描手法,对景物*现悲凉之情了 。再如描述落蕊的清闲时,更是突出了落寞之情 。其他如蝉声的衰残,秋雨的凉意,北方果子的淡绿微黄,都是作者悲凉、孤寂心迹的流露,这种心迹在他的其他散文如《春愁》《寂寞的春朝》等篇目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这种孤寂和哀愁亦如惨淡的月光,令人怅然 。
二、虚与实的相映相生
*传统的绘画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叫留白,即画者并不让所画之物充斥整个画幅 , 而是有意留出大片空白,让观者有足够想象的空间,善于观画者往往能从画面的空白中想象出丰富的资料,体味出无尽的意蕴,这就是虚与实的相映相生 。如郑板桥的兰竹,黄宾虹的山水等 , 都给人虚实相生的效果 。
而好的文学作品有时为了丰富作品的资料,增添作品的意蕴 , 也会采用此法 。如这篇《故都的秋》,我们能从有限的实中领悟到无限的虚,真乃言有尽而意无穷 。
从驯鸽的飞声中我们看到了观察者悠然的姿态 , 闲适的表情以及流露出淡淡忧郁的眼神;
从牵牛花下的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我们读到了北国秋风的萧瑟;
从寒蝉的残声中,我们品味到了秋意的凄切 。
而整个秋景的清、静及深埋内心的情愫都是我们借助于有限的实体味出来的无限的虚 。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作家 , 他的散文创作中处处流露出一种平*识 。这首先表此刻取景 。在*文中,他没有选取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没有选取巍峨高峻的*长城,也没有选取色彩绚丽的香山红叶,而是“在皇城人海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故都的*没有选取政界要员、达官贵人,而是“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咬着烟管”,“上桥头树底”的都市闲人 , 足可见郁达夫是始终生活在民间、和民众同欢同悲同命运的平民作家 。
郁达夫酷爱自然,在文学上主张“返归自然”,不忸怩 , 不作态,一任胸中之情如泉溪般汩汩流出,这一点深受*思想家卢梭的影响 。
*面造境,实则写境 , 于是便构成了此文表面收敛、实则浪漫的风格 。
刘禹锡的一首《秋词》给我们的是雄奇和豪放,王维的一首《山居秋暝》给我们的是空灵和纯净,而从这篇《故都的秋》中,我们更多地感受到的是“侯馆残梅”的落寞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感伤 。
郁达夫是浙江富阳人,在艰难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他的命运是坎坷多舛的 , 他的一生是颠沛流离、饱尝冷暖的,他曾一度寓居北平,这都是构成“达夫式忧郁”的主要原因 。然而郁达夫的文艺思想还受英国十八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感伤主义的影响 。感伤主义,也叫“主情主义”,在文学上是古典主义的*,它崇拜感情,崇拜人的关系的纯朴、真诚;提倡刻画内心活动 , 描述自然风景,强调个性和个人精神生活 。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郁达夫特定的审美特质,因而他的作品具有了*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风格 。
宋代大学者苏东坡曾这样评论唐代王维的诗,“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 , 诗中有画” 。郁达夫的这篇大作,也不失为充满诗情画意的上乘之作 。
记得现代诗人臧克家曾说 , “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 。”我想,《故都的秋》正是文坛大家郁达夫先生献给广大读者的一樽意味无穷的醇酒吧 。
故都的秋赏析第5篇:
《故都的秋》赏析
读罢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文章里那种浓浓的秋意深深地吸引着我,那里的秋雨,那里的秋蝉,那里的秋果,那里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迷人,那么的富有韵味,令人遐想无限 。
【故都的秋赏析】作者善于抓住秋的特点来写秋,五幅图画,写“庭院读秋”,突出故都之秋的“清”;写“清晨踏秋”,突出故都秋的“静”;写“秋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