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还有大量饮食失宜导致具体疾病的记载,《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膏粱之变,足生大疔 。 认为化脓性疾病是因为长期进食膏粱厚味引起,说明《黄帝内经》时代人们就已经注意到偏嗜肥甘,能够化热生火,形成痈疽疮毒的现象 。 《素问·通评虚实论》已经认识到糖尿病、中风等疾病与饮食肥甘有关,谓:“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 这里的消瘅主要是指糖尿病;仆击、偏枯是指中风 。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对饮食五谷的致病规律做了简要概括:“五味入口,不欲偏多,故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此五行自然之理也 。 ”说明饮食不当对人体的损伤具有复杂性 。
饮食结构宜多元化
由于饮食单一可以因其食性之偏影响脏腑功能,所以中医养生非常重视饮食结构的多元化 。 《黄帝内经》的很多篇章中都有这方面的论述,如《灵枢·五癃津液别》曰:“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 。 ”在说明饮食所化生的津液可以“内渗骨空,补益脑髓”的同时,也强调了饮食应全面,五谷不可偏废 。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 。 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 ”指出“谨和五味”是气血流畅、身体健壮的前提条件,不但可以使筋脉柔韧、骨骼粗壮,而且还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 这里的“谨和五味”就包含有食物种类宜多,营养成分要均衡的意思 。
现代研究证实食物种类过于单一,可以造成多种营养障碍或代谢紊乱,所以《黄帝内经》这种强调饮食结构要多元的养生思想,按照现代医学的理论分析,也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现代养生保健仍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
总之,饮食养生的最基本要求是饮食结构合理,营养成分均衡,这就需要我们根据食物的性味特点合理调配食物种类,克服饮食的偏嗜,避免饮食伤正,做到“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 。
推荐阅读
- 【养生常识】不当饮食习惯导致疲乏犯困
- 【养生常识】保护肾脏 从改变不良饮食开始
- 【健康知识】调节饮食结构 走出亚健康
- 【养生知识】雾霾天气注意事项 谨慎饮食外出躲危害
- 【养生知识】患肠胃炎怎么办 应饮食健康忌喝酒
- 【养生常识】如何科学的饮食 专家的七条建议
- 【养生知识】饮食不当有哪些危害 晚餐丰盛易失眠
- 香椿不焯烫真的会中毒吗?
- 教你怎么挑选到优质猪肉
- 怎么看显卡性能好坏 显存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