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知识】合理饮食结构 强健肾脏功能

《黄帝内经》中有大量饮食养生的原理和方法,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饮食养生理论体系 。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列有专篇,专门讨论食疗和饮食禁忌等相关问题 。 梁·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也说:“百病横夭,多由饮食 。 饮食之患,过于声色 。 声色可绝之逾年,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为益亦多,为患亦切 。 ”将饮食与健康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养生知识】合理饮食结构 强健肾脏功能

文章插图

饮食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黄帝内经》中的很多篇章都有关于饮食对健康和疾病产生影响的论述,《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 。 ”从生死的角度强调了食物的重要性 。 《太平圣惠方》云:“安人之本,必资于食 。 食能排邪而安脏腑,精神爽志,以资血气 。 ”对于食物在体内的转化过程,《寿亲养老新书》中说:“主身者神,养气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 。 食者生民之大,活人之本也 。 ”提出了食生气、气生精、精养气、精气维持生命活动的论点 。 但并非所有的食物都对人体有益,不适当的饮食结构又会对人体造成损害,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选择适当的食物种类,维持合理的饮食结构是饮食养生首先需要研究的问题 。
【【养生知识】合理饮食结构 强健肾脏功能】食物的性味与作用
中医认为食物和中药一样,也有寒热温凉的不同性质和酸苦甘辛咸的不同滋味,也可以通过其性味之偏调整脏腑的功能,如果食物的种类单一,就会造成人体脏腑功能的紊乱,所以食物种类的选择一定要丰富多样,谷肉果蔬的搭配要均衡合理 。
关于食物的性味,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做了深入研究,《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色青,宜食甘 。 粳米、牛肉、枣、葵皆甘 。 心色赤,宜食酸 。 小豆、犬肉、李、韭皆酸 。 肺色白,宜食苦 。 麦、羊肉、杏、薤皆苦 。 脾色黄,宜食咸 。 大豆、猪肉、栗、藿皆咸 。 肾色黑,宜食辛 。 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 毒药攻邪 。 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 ”不但描述了谷肉果蔬的性味功用和所归的脏腑,还提出了“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观点,强调饮食结构要多元,食性滋味要平衡 。 这段文字虽然只是举例说明,但它依据五行学说,确立了不同食物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因此,这段文字成为后世养生学家发展饮食养生学说的理论依据 。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食物对人体的作用效果,如:味辛者散,味酸者收,味苦者坚,味咸者软,这就要求饮食结构不能单一,过食某类食物可能会因其食性之偏而损害脏腑功能 。
随着社会的进步,食物的种类逐渐增多,烹调技术也日趋精细,人们的饮食已经由原始的果腹发展到品尝鉴赏,且酒类、茶叶等也越来越普及,所以历史上有不少养生学家都根据自己所处时代的特点,对饮食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做了不同程度的发挥,如明代陈继儒在《养生肤语》中说:“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多肉食谷食则气滞,多辛食则气散,多咸食则气坠,多甘食则气积,多酸食则气结,多苦食则气抑 。 修真之士,所以调燮五脏,流通精神,全赖酌量五味,约省酒食,使不过则可也 。 ”不但指出五味太过对气机的影响,而且还提出了酒升气、茶降气的观点,丰富了中医饮食养生的理论和方法 。
【养生知识】合理饮食结构 强健肾脏功能

文章插图

饮食失宜是致病原因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 。 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 ”认为五味对五脏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坚持食用某类食物,日久可以补益五脏之气,即“久而增气”;但若过久又会对脏腑造成危害,即“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 所以饮食养生的一个难点就是要把握时间的长短,维持合适的限度 。 关于饮食结构对健康的影响,《灵枢·根结》篇有论述,曰:“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体柔脆,肌肉软弱 。 ”提出肉食为主的人其肌肉软弱无力,健康状况较差 。 一般而言,养尊处优、食物过于精美的人,其脏腑气血的功能常常比较虚弱,因此《黄帝内经》的这种结论即使放到现在也仍然符合实际情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