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用药指南原则

经常有家长来门诊问我:
孩子能不能吃燕窝?能不能吃冬虫夏草?能不能吃田七?给孩子煲汤喝能不能增高?......
可见儿科在养生方面存在的误区真不少 。
中医认为, 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是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发病容易, 传变迅速 。
孩子的五脏六腑功能尚未发育完全, 容易受到外界饮食、环境的影响, 无论是平常的食疗养生还是生病时的用药防护, 都和成人大有不同 。
小儿有哪些用药原则?如何合理用药, 走出育儿误区?
1、用药正确、审慎
家长可能都这样认为:用药是儿科医生的工作, 自己哪里敢随便用药?
其实, 家长平时注意学习, 多留个心眼, 不仅能够协助医生的诊疗工作, 还能为孩子的日常调护建立起理论基础 。
首先, 要根据孩子的体质特点用药 。
儿童的身体是不成熟的, 脾胃、肝肾功能都很幼稚 。
像燕窝这类补品, 往往滋腻碍脾, 不仅不利于消化吸收, 还加重脾胃的负担 。
再比如岭南地区常服的绿豆、薏苡仁均属性凉之品, 对于脾胃虚寒的孩子来说要少吃 。
其次, 用药要轻巧灵活 。
古代医家讲“脏气清灵, 随拨随应” 。
在用药之中, 要时刻考虑到孩子的生理病理特点 。 小儿跟成年人不一样, 所以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也不一样 。
用药太寒凉, 可能会伤阳气, 用得太温热, 又会伤阴气;补得过早或过头, 会闭门留邪, 泄得太厉害, 又会伤人正气 。
在临床之中, 要慎用大汗、大热、大苦、大下、大补的药物 。

小儿用药指南原则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