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三伏怎么判断


初伏三伏怎么判断

文章插图
【初伏三伏怎么判断】1、三伏天,一伏是十天 , 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 。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 。具体算法如下:
2、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伏即为潜伏的意思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 。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 , 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 。简而言之 , 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 , 末伏为10天 。
3、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 。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 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把天干与地支相配 , 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 , 故称60花甲子 。“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3个庚日为初伏 。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 。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 , 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 。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