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以上的信息流文案,用了这5个套路!

如今 , 以“卖货”为目的文案课程层出不穷 , 旨在教你该怎样利用人性的弱点 , 从而让产品转化率更高 , 卖钱更多 。
实际上 , 所有以“卖货”为终极目标的文案 , Leo在这里总结以下这五个维度来说服受众 。
它们分别是:
1、未来消费
2、要完成的任务
3、与某个人的关系
4、所处的群体
5、扮演的社会角色
下面就来分别讲讲信息流文案 , 这五个维度上 , 哪些是最经常被利用且能有效说服目标受众的心理和倾向 。
一、未来消费(自我投资)
首先 , 我们在确定文案前要想办法让目标用户知道一点:既然是投资 , 就意味着我们是在替未来消费 , 而不是当下 。
所以信息流文案 , 就像“得病去医治”是必要花费而不是投资一样 , 所有为当下任务的花费都不能算作投资 。
自我投资可大致分为两类:为技能投资 和 为健康投资 。
1、为技能投资
技能投资类的产品(比如领导力课程、写作课程) , 最经常的说服方式是唤起共鸣 , 让消费者回忆过去的糟糕经历 , 然后再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
比如 , 随便找到的某口才训练课程的一段文案:
你是否明明很有想法 , 但是不敢说不会说 , 让领导误以为你很平庸;工作没少做 , 但一汇报心理就发怵 , 领导误以为你混日子;明明你有升迁的机会 , 却不敢参加竞聘演讲 , 永远和升职加薪无缘 。
文案中描述各种你最可能遇到过的糟糕经历 , 从而激发共鸣 , 让你产生“这不就是我嘛”的感觉 , 并激发购买意愿 。
2、为健康投资
技能投资类产品 , 适合唤起回忆 , 激发共鸣 。 而让消费者为健康投资 ,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向他们描述未来的美好生活场景 。
比如 , 向年轻人描述年老后的美好生活 , 他们反而愿意购买养老保险这类在未来才能获得收益的产品 。
这也是为什么健身房的宣传海报从来都是翘臀美女和硬汉型男 , 而不是贴满大肚腩搞“恐惧营销” 。
除了不美观之外 , 这是因为健身者通过海报能想象到未来自己练就完美身材的样子 , 进而更愿意为未来的收益投资(比如办健身年卡 , 虽然我知道你办完连20次都去不了) 。
总之 , 自我投资是说服消费者的一个维度 。
如果你的产品是技能投资类产品 , 可以多尝试效果更好的“唤起共鸣感”文案;如果是 健康投资类 , 那么 , 文案更好的选择是“描述未来的美好” 。
二、要完成的任务
1、目标趋近
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倾向:越接近完成某个任务 , 越不会中途放弃 , 反而会不顾一切地去完成 。
一部刚放映一半的电影 , 按下暂停键很容易;但一部还有五分钟就结束的电影 , 按下暂停就不那么轻松了 。 迫于趋近效应 , 你会等到电影放映完毕 , 即使在这期间你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 。
比如当年美国的某个州 , Uber面临司机短缺的问题 , 以至于有的顾客反应 , 叫车之后需要等很长一段时间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 除了招募更多司机之外 , Uber还想了一个办法——每次在司机准备收工回家时 , 都让系统发给他们一条激活“目标趋近”的消息 。
比如 , 某司机一天赚了480美元 , 系统会自动提示:距离赚到500美元还剩20美元 。
所以 , 这些司机为了这些“很快就能达成”的小目标 , 一次次地推迟了收工时间 , 不仅为Uber带来了更多收入 , 也极大地降低了顾客的等待时间 , 提升了用户满意度 。
再比如B.leman内裤 , 通过描述任务唤起了消费者的“目标趋近效应”:
你花了三个晚上
换了五家西餐厅
逛了四个商场
刷爆了两张信用卡
终于约上了女神
眼看已经放倒了车里的座位
最终还是输给了一条底裤
总之 , 对于某项任务 , 在快要完成还没完成的时候 , 迫于“目标趋近效应”的影响 , 多数人会选择不顾一切的继续下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