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做“熊孩子”,妈妈这样教

生活中, 处处可见熊孩子的身影, 他们在天使与恶魔间随意切换, 也常常成为人们讨厌的对象, 怎么才能不让宝宝也成为讨人厌的熊孩子呢?关键在于父母的教导 。

宝宝不做“熊孩子”,妈妈这样教

文章插图
1、温柔耐心的引导所有的“熊孩子”之所以被认定为“熊”, 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理解 。 父母通过自身的引导与带动, 可以帮助宝宝逐渐养成良好的性格 。 当父母以身作则, 与人为善, 讲礼貌, 帮助他人, 宝宝处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 也能够感受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
2、建立规则宝宝在1—3岁的年龄段, 对物品的所有权还没有清晰的认识, 对于自己喜欢的玩具, 即便是别的小朋友的玩具, 意识中也会认为就是他的 。 因此在和别的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 很容易发生互相争抢的事情 。 这种情况下, 妈妈可以和宝贝商量 。 更重要的是, 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建立规则, 并稳固这个规则, 让宝宝更有界限感和安全感, 知道自己的东西可以分享, 别人的东西不能乱抢 。 物权意识就是在一次一次的跟人借而不得、自己拥有而不借之中确立下来的 。
3、适时严厉的制止当宝宝出现“熊孩子”的行为时, 你需要让宝宝清晰地知道, 他的行为是不对的, 以后应该避免再出现类似的情况 。 也许你平时习惯了对宝宝轻声细语, 但是偶尔严肃的语气可以让宝宝感受到事情的严重性, 他会通过爸爸妈妈的语气、神态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 并在今后的活动中减少这种让爸爸妈妈看起来“不高兴、很生气”的行为 。
【宝宝不做“熊孩子”,妈妈这样教】如果你不想让宝宝成为熊孩子, 那么生活中有意识的教导非常关键, 因为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 父母是主要的学习对象, 只有家长“有教养”, 宝宝才会更惹人喜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