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立夏 , 天气明显就热起来了 , 很多地方都超过了35℃ 。 夏季室外热 , 屋里凉 , 孩子就容易感冒发烧 。 在临床上 , 我看过很多孩子感冒发烧反反复复 。 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
![孩子入夏易发烧,这碗糖水清热退烧效果好!](http://img.zhejianglong.com/220413/231G24Q9-0.jpg)
文章插图
天气热了起来 , 不少家庭开始开空调了 。 孩子们户外活动也在逐渐恢复 , 很快面临开学 , 接触病毒细菌 , 感受外邪的机会也会增多 。 这个时候家长是最需要警惕和提前做好预防的 。
夏天 , 随着气温逐渐上升 , 各种流行病毒逐渐消退 , 本来应该是孩子全年最不容易生病的时候 , 却还是有不少孩子感冒发烧 , 甚至反复感冒发烧 , 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我临床上的观察 , 我发现主要是三个原因:
一是夏天湿气重 , 现在脾胃不好的孩子太多了 , 脾最害怕湿 , 湿气一上门 , 孩子就容易生病 。
二是 , 不少家长看到孩子病好了 , 就自然而然想给孩子吃点好的 , 孩子脾胃受不了 , 机体功能就会紊乱 , 然后病情就反复了;
第三 , 也是最近几十年来最容易被家长忽视的现象 , 就是孩子夏天很容易反复受寒 。
空调开动了 , “寒”、“热”双面夹击
“热邪”是夏天的头号邪气
夏季是火热之季 , 热毒难耐 , 当室外的温度超过一定的程度时 , 我们人体是很难遭受得住的 , 就会出现中暑之类的反应 , 头晕目眩 , 身体乏力 , 此时孩子的抵抗力会很弱 。
此外 , 天气热 , 孩子脾胃能力也会下降 , 容易出现消化不好、积食的情况 。 如果没有及时消食导滞 , 时间久了 , 气机不能流通 , 滞而不化 , 就容易出现上火、热气的症状 , 然后感冒发烧 。
还有一个容易让孩子生病的“捣蛋鬼” , 就是“寒邪” 。
很多家长会有很多问号 , 夏天那么热 , 孩子怎么可能会“受寒”?其实 , 夏天里 , “寒邪”是无处不在的 。 天气一热 , 空调大开 , 孩子在室外玩得大汗淋漓不及时擦干就进入空调房;有的孩子怕热 , 一直呆在空调房 , 和空调风扇为伴 , 甚至喜欢玩水;还有的孩子贪凉 , 爱吃雪糕和冷饮……这些都会让孩子娇嫩的脏腑受到“寒邪”的侵袭 。
孩子是稚阴稚阳之体 , 脏腑娇嫩 , 功能薄弱 , 调节体温的能力比大人差 , 在“热毒”和“寒邪”的双面夹击之下 , 孩子是很容易生病的 。 家长们除了要注意从生活养护上花心思 , 还需要重视调养脾胃、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
孩子夏季发烧 , 饮食要注意什么?
孩子一发烧 , 最难过的肯定是父母 。 看着孩子虚弱的样子 , 总是想拿“好吃好喝”伺候着 , 认为营养跟上了 , 病才能好得快 。 但孩子在发烧的时候 , 体内的消化液分泌会减少 , 胃肠蠕动减慢 , 消化功能会明显减弱 , 错误的饮食会加重孩子的病情 。 总的来说 , 此时饮食上要注意这两点:
1、饮食清淡、易消化 , 不建议吃肉
孩子感冒发烧 , 饮食以清淡为主 , 吃的东西要易消化 , 忌生冷、荤腥、油腻的食物 。 如果孩子食欲不振 , 不能勉强进食 。 肉类大多难消化 , 所以生病时不建议吃肉 , 可以吃点白粥、菜粥 , 或者直接喂一些米汤调和胃气 。 米汤自古就是很好的食疗方 , 孩子喝碗热粥 , 发一身汗 , 也能帮助退烧 。
2、辨证调整饮食
如果孩子是风热感冒 , 出现喉咙红肿、鼻涕浓稠、颜色发黄、舌苔发红、便秘等症状 , 可以给孩子喝芦根竹蔗水 , 补充水分、清热生津 。
如果孩子流清鼻水、咳嗽、吐白痰、舌苔薄白、畏寒 , 那一般属于风寒感冒 , 可给孩子喝葱白红糖姜水、粳米葱白粥等解表散寒的食物 , 汗一出 , 寒邪也排出去了 。
孩子退烧后 , 不要急于进补
孩子在退烧后不爱吃饭、嗜睡、总是没有精神 , 家长们就开始不知所措 , 认为孩子伤了元气 , 要马上给肉类、鱼类、汤水等补一补 , 你以为你是爱他 , 其实是在害他 。
《黄帝内经》说:“病热少愈 , 食肉则复 , 多食则遗” 。 意思是 , 患了热病快要痊愈 , 吃肉会使病情反复 , 吃太多会使热邪遗留 , 病不容易好 。 尤其是孩子的脾胃功能脆弱 , 在发烧时如果还服用了不少苦寒的中药和抗生素 , 对脾胃损伤较大 。 这时候增加营养 , 无形中加重脾胃负担 , 容易让病情反复 , 出现“一旦开始跑医院 , 以后就经常跑医院”的情况 。
推荐阅读
- 如何判断孩子O型腿、X型腿是否正常?
- “小磨蹭”孩子怎么训练?
- 如何教孩子学会使用筷子
- 对孩子的指责采取什么方式好?
- 预言孩子是否聪明
- 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感应
- 学前的孩子,应该在习惯方面做好哪些准备
- 爸爸妈妈会伤害孩子心灵的坏习惯
- 孩子有必要上早教班吗 上早教班有用吗
- 不是因为“孩子”你的婚姻还在继续吗?现代人的婚姻伤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