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四岁让梨懂礼让 孔融让梨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我们熟悉“孔融让梨”的故事 。因为《创业网》这个故事被选入教材,讲述了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人给孔融家带了一篮子梨 。孔融的父亲让孩子们分享 。孔融先拿了,拿的时候却选了小的 。他父亲觉得很奇怪,问他为什么拿小的 。他说,因为他小,他应该为他的兄弟们吃小的和大的 。
这个故事很好地教育了我们的孩子,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因为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最重要的核心价值观,那就是“礼让” 。

孔融四岁让梨懂礼让 孔融让梨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文章插图
(孔融让梨)
我们知道人是贪婪的,这是人的本性 。一个人越真诚,越容易自私 。尤其是孩子,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教育,所以自私几乎是他们的天性 。孩子只有受到礼仪教育,才能谦虚 。
从这个角度来看,孔融很小的时候就懂得谦让,这显然是非常了不起的 。所以古代人才把孔融的故事编入三字经,一代又一代地进行教育 。直到现在,它仍然是我们孩子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教材 。
但是我们知道《后汉书》记载孔融最终被曹操所杀 。孔融之所以被曹操杀死,是因为他说了一些话,在《后汉书》中有记载 。他说:“父亲是儿子的,他应该是谁?就其本意而言,其实是情欲 。儿子是母亲的,是什么?比如你寄包里的东西,你走了就走 。”
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也对孩子说,他们不是亲人,不用报答他们什么 。因为孩子是天生的,只是父亲情欲的副产品 。母亲只是这个副产品的容器 。
因为孔融说了这句话,曹操认为孔融有损“伦理道德” 。这是一个以礼治国的古代社会,“礼”当然是古代社会的头等大事 。如果有人在古代做了有损“伦理”的事情,自然要受到严惩 。再加上,孔融本人也是孔子的后人 。作为孔子的后代,自然是道德的标杆,他做了有损“伦理”的事情,所以不得不被杀 。因此,孔融被曹操杀死 。
孔融四岁让梨懂礼让 孔融让梨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文章插图
(曹操)
孔融四岁时,因为懂得“礼让”,即保持“伦理道德”,被后人树立为榜样 。但最终,他因违反“伦理”而被曹操杀害 。这个事实太诡异了 。那么,如果我们是老师,在给孩子上课的时候,怎么给孩子讲孔融结局的故事呢?或者,即使我们假装含糊其辞,如果孩子问起,我们怎么向他们解释?
当然,我们知道,孔融是被曹操杀死的,因为曹操想篡夺汉朝,所以他在朝廷里专横跋扈 。孔融对曹操盛气凌人的行为不满,因此多次讽刺曹操 。
有一次,曹操打败袁绍后,曹丕直接把袁的妻子据为己有,当时也是个美女 。孔融告诉曹操,周武王登基后,把妲己给了周公 。当时曹操信以为真,问孔融,真的是这样吗?孔融笑着说,我是根据今天发生的事情想出来的 。曹操知道自己是在讽刺自己 。
还有一次,曹操率军进犯五环时,孔融又讽刺他,说他在打仗 。后来曹操提倡禁酒,孔融反对,讽刺曹操 。
孔融四岁让梨懂礼让 孔融让梨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文章插图
(甄宓)
三番五次让曹操非常生气 。但是因为孔融当时非常有名,曹操不敢轻易杀他 。于是他悄悄派人去收集孔融所说的话 。听完孔融的“父母容器论”,他以此为借口杀了他 。
曹操杀孔融一定是借口 。但问题是,曹操到底是不是在找借口 。这句话真的是孔融说的 。孔融说这句话,确实有损礼教 。那他为什么这么说?如果孩子们问我们,我们怎么解释?
在这个问题上,鲁迅在《魏晋风度与文章、药与酒的关系》一文中具体谈到过 。鲁迅说,当时正处于政治高压时期 。因为曹操想夺取皇位,政治高压被实施 。当时,孔融出于愤怒说了反话 。意思是曹操是不遵守礼教的人 。孔融对曹操不满,但因政治压力,只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讽刺 。
孔融四岁让梨懂礼让 孔融让梨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文章插图
(韩先迪)
没错 。从前面的故事中,我们已经看到孔融确实是一个讽刺作家 。然而,有两个问题鲁迅似乎忽略了 。一、孔融的“父母的容器论”如何讽刺曹操?曹操对汉献帝不忠,但并不是对父母不孝 。第二,确实是政治高压,但孔融总是开诚布公地谈,一点也不关心曹操 。他需要这个委屈婉转的说出来吗?
因此,鲁迅的解释并不完美 。在我看来,孔融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孔融说话做事不严谨 。他在北海的时候,治理不好,没有团结人民,所以把北海搞得一团糟 。后来,袁谭打电话来,他无法守卫这座城市 。另一边是箭雨,他还在那里看书,装做亭亭玉立,最后自己跑了,失去了妻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