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字埋藏了精神分裂症( 三 )


从现实情况分析 , 自杀起码有如下一些心理因素:
1、厌世感
怀才不通 , 忍辱负重 , 屈服于外界压力 , 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 又无力抗争 , 自感“低人一等” , 失去学习成生活乐趣 , 把自己看成“多余的人” , 为度日如年而自杀 。
2、极乐感
择偶受干扰 , 不能爱自己所爱 , 或婚后婚烟不美满 , 或第三者涉足家庭 , 为与第三者共同实现“生不能成夫妻 , 死同穴”的“极乐世界”而自杀 。
3、罪孽感
平时作恶多端 , 横行乡里 , 罪行累累 , 深知法网恢恢 , 罪责难逃 。 为了逃脱惩罚畏罪而自杀 。
4、冲动感
在家庭父子之间、夫妻之间、兄弟之间、叔伯之间 , 或在工作单位同志之间和社会的邻里之间 , 由于争吵怒气难消 , 尤其自感“吃亏” , “气不过” , 由于一时感情冲动丧失理智而自杀 , 冲动的情绪危害健康养生 。
5、失落感
自尊心人人皆有 , 尤其对于一向“广播有声 , 报纸有名”的名人 , 倘若屡遭挫折 , 名落孙山 , 容易自认为“无颜见江东父老” , 极端的自尊心也可能驱使他自杀 。
6、从众感
一些平日称兄道弟 , 讲“江湖义气”的青少年团伙 , 一旦为者产生邪念 , 其他成员极易言听计从 , 盲目从众而自杀 。
为了预防青少年自杀 , 要注意的以下几点:
重视家庭的健全 。 国外研究资料表明 , 家庭有时是罪魁祸首同时又是牺牲品 , 大约百分之五十的自杀是因为家庭破裂 。
即使是完整无缺的家庭 , 当生活变得杂乱无章的缺乏交流时 , 它应有的功能也将消失殆尽 , 同时父母有自杀行为 , 子女自杀的可能性也大增加 。 事实上 , 体验过家庭成员自杀行为的青少年 , 其自杀的可能性将是同龄人的九倍 。
教师应具有发现青少年异常行为的敏感性 。 根据众家之言 , 能首先发现青少年有异常行为的往往是教师因为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过程中 , 教师不仅有识别不良行为的能力 , 并且有中断这种行为的绝好机会 。
建立咨询协作小组 , 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 有条件的话 , 以社区为单位或以每一个居住区组成一支由校长、任课教师、心理学家、医务售货员以及社会工作者组成的咨询协作小组 。 负责对有麻烦的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 , 以维护和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 把自杀意念防患于未然 。
生活5大病态心理 你中“枪”了吗
有些人觉得自己的脾气很好 , 一般很少发脾气 , 可是你知道吗 。 明明大多时候是很温柔和顺的一个人 , 但是有时候却忽然会忍不住就飙火了 , 凶起来的时候可能连杀人的冲动都有;明明是挺活泼的姑娘一个 ,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却在适合发挥的时候 , 你安静得就像哑巴一样……这样的性格突然转换的背后 , 是否有着心理上的问题呢?我们来看看就知道了 。
许多人具有病态性格而不自知 , 这样的性格不仅会常常伤及他人 , 对自身健康也极为不利 。 如果能够认识到这是一种病态的、不健康的性格 , 并随时加以自我心理调节和矫正 , 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养 , 培养良好的处世心态 , 自我完善 , 对提高身心健康养生水平利莫大焉 。
1、癔病性格
癔病性格也称情绪不稳定性格 。 具有这种性格的人 , 即使在非常轻度紧张的情况下 , 也可能有较严重的情绪冲突表现 , 他们待人接物凭感情用事 , “爱之欲其生 , 恨之欲其死” , 动作言语都有点夸张 , 爱表现自己 , 喜欢博得别人的同情和赞扬 。 他们的感情和内心体验并不深刻 , 很容易转变 。 平时常想入非非 , 稍不如意就可能暴跳如雷 , 在遭遇意外事故时 , 往往惊慌失措 , 缺乏自制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具有这种性格的人 , 仅靠意志控制是不够的 , 还需有一个痛苦磨练的过程 。 最好的方法是待平静下来后 , 冷静地进行自我反思 , 充分认识这种不良性格的危害 , 同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 遇事要冷静 , 不可任感情随意发泄 。
2、忧郁性格
忧郁是诸多异常性格中最常见的一种 , 忧郁性格的人表现为情绪低沉、心胸不开阔 , 常把一些事实或意见加以夸大 , 为之烦恼 , 不能自拔 。 他们少言寡语、不愿与他人多来往、好生疑、常孤独;对一切事物缺乏兴趣、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自怨自艾;对事过于敏感、多愁善感;常常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 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轻生念头 , 忧郁的性格对健康养生不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