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方式 男女洗澡时身上竟搓出这玩意

不知道大家在洗澡的时候是不是发现一个问题 , 就是经常会在身上搓出一些灰色的条状物 , 哪怕你啥脏事累事都没干 ,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通过这篇文章了解下 , 洗澡方式、洗澡误区以及一些洗澡的注意事项吧 ,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洗澡时身上竟搓出这玩意
即便每天都洗澡 , 即便一天没出汗也没出门 , 每天也还能搓出不少的“泥”来 , 到底是没洗干净还是身体出问题了 , 让很多人疑惑不已 。
1.这是身体的正常代谢 , 无需担心 。 洗澡搓出的“泥”是啥? 皮屑、油脂、汗、灰尘 , 这是“泥”中的四大主要成分 。
人体总是在不断地新陈代谢 , 代谢在体表的产物就是皮屑 。 体表的皮肤和毛孔都会呼吸 , 呼吸的同时会排出多种分泌物 , 如油脂、汗水等 。
2.人生活在空气的环绕中 , 裸露的皮肤沾染到空气的灰尘 , 再正常不过了 。 当然 , 不同的人由于体质、环境、活动经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 “泥”的成分构成也不一样 。
最常见的区别:油性皮肤的人 , 油脂的成分稍微多一些;干性皮肤的人 , 皮屑多一些 。 身上的“泥”为何生生不息?
新陈代谢产生的皮屑和皮肤呼吸的分泌物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 。 即使每天洗澡将皮肤上附着的这些东西都搓干净了 , 第二天还会有新的覆盖上来 , 生生不息 。
不管你动还是不动 , 出汗其实都在默默进行着 , 体温或是情绪上的轻微变化都有可能导致出汗 , 只是有时候我们不能清晰感知罢了 。
特别是在睡眠的特定阶段 , 控制体温、心率等的自主神经可能会加速运转 , 进而使汗腺分泌汗水 。 洗澡时适当搓一搓 , 可以及时地清除皮肤上附着的排泄物和灰尘 。
脖子、耳后、腋下、手脚关节处等 , 这些平时流汗较多但又不容易经常清洗的地方重点搓一下 , 但不要过度 。
因为角质膜是皮肤的屏障保护层之一 , 它的作用是减少水分蒸发 , 保持肌肤湿润 , 而且还能够抵御各种微生物的侵袭 。
如果平时搓澡过度 , 就会破坏这层天然的保护膜 , 导致肌肤敏感 , 出现红血丝 。 同时还可能加剧皮肤干燥 , 甚至诱发瘙痒症等 。
这样洗澡更健康夏天一般每天冲洗一次即可 。 但若是油脂分泌旺盛 , 或是出汗较多的人 , 可以多冲洗几次 。
老人一般皮脂分泌较少 , 可以适当减少洗澡次数 , 但也应保持每天擦一擦的习惯 。 洗澡时 , 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 , 水温以30℃~45℃为宜 。
正常洗澡的次序应该是:洗脸-洗澡-洗头 。 第一步洗脸是因为人体淋浴热水后 , 毛孔会迅速扩张 , 先洗脸可避免脸部毛孔进入过多灰尘 , 造成阻塞 。
再洗澡 , 最后洗头 , 一则可以避免冷热的交替刺激脑部血液循环;二则先洗澡 , 头皮和头发会在蒸汽中得到滋润 , 有益于清洁和头皮健康 。
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宜立即洗澡:首先是血压过低时不宜洗澡 , 因为洗澡时水温较高 , 可使人的血管扩张 , 低血压的人容易发生虚脱 。
其次 , 酒后洗澡 , 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 , 也容易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 。 饱餐后或饥饿时 , 影响消化或造成低血糖 。
洗澡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 , 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 。 洗澡看似简单 , 其实有很多你不知道的秘密 , 有时候可能是洗澡的小细节 , 小习惯 , 如果不注意可能会影响到你的身体健康 , 所以洗澡有些值得注意的 , 那么洗澡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温度不宜过高
不管是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在寒冷的冬天 , 洗澡水的温度不宜过高 , 洗澡水温度太高 , 会造成皮肤脱水 , 可能会发生昏厥 , 而且对皮肤不好 , 会伤害皮肤 , 一般情况下水温在37度左右为宜 。
时间不宜过长
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 因为在洗澡的时候 , 空气不是很流通 , 而且有水蒸气 , 会让浴室闷热 , 容易缺氧 , 而且水温让毛细血管扩张 , 血液流往四肢多 , 流向大脑减少 , 使大脑缺氧 , 容易昏厥 。 洗澡时间最好控制在分钟左右 。
运动后不宜马上洗澡
运动后身体需要散发热量 , 毛细血管扩张 , 如果这时候用凉水洗澡会让毛细血管突然缩小 , 对身体不好 , 运动后也不能洗热水澡 , 会造成大脑缺氧 。
醉酒后不宜洗澡
醉酒后不宜马上洗澡 , 首先酒后洗澡容易摔倒 , 而且酒精发作起来晕在厕所 , 而热水不断流 , 容易造成窒息 , 其次酒后身体发热需要排除热量 , 洗澡后身体凉爽了 , 但是热量没排出去 , 会加重醉酒的状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