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发布会策划指南 如何做好发布会策划?

在互联网圈, 春节正式结束的标志不是过完元宵节, 而是各家公司又开始开发布会了 。
一年之计在于春, 新年第一场发布会就是公司的开箱演出 。
在行业的“金九银十”到来之前, 这是抢占先机(你们不行)、定下基调(我们才行)、擂响战鼓(不信拿我们今年新品跟你们去年的产品比比)的最佳时刻 。
如何四两拨千斤赢得声势?
如何不战而屈友商之兵?
如何把消费者感动得涕泪横流?
如何在多如牛毛的发布会中问鼎中原?
恰好, 这里有一份实用指南:
-正文开始-
1.预热
发布会开始前, 要进行”猜猜我是谁”式的预热 。
一般来说, 预热遵循的是“和主角有点关联, 但真的不是很大”原则, 将新产品或者新技术的某个特定功能进行“绕圈子的欲盖弥彰式解构“, 足够填满10天以上的倒计时悬念海报 。
即使是个四轴飞行器, 也要搞出发布飞碟的感觉 。
寄给媒体老师邀请函里面的东西也是越玄乎越好 。
这个时候, 各种明知故问的解读式软文和朋友圈晒图就可以上了 。
总之, 线上和线下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
2.场地
如果规模够大、预算足够, 当然要提前预定大型场馆, 最好还是一线城市里带“中心”字样的 。
场馆周围黄牛活动频繁, 现场拉起警戒线, 人们排队焦急等待 。
门口竖几个大牌子分流:VIP一条道, 工作人员一条道, 观众一条道, 媒体签到完还得分机构媒体道和自媒体道......
进会场的路上能碰到好几个人拿牌子指引, 生怕你走错了 。
一进场, 恢弘壮大的BGM已经开始播放, 一种要见证历史的肃穆感和使命感扑面而来 。
规模达不到?预算不够?没关系, 只要有“看起来很热闹”的感觉就好了 。
原则是选择紧凑型场地, 利用文字和广角摄影让它在传播时显得规模很大的样子 。
3.气氛
不要指望现场观众会有多激动, 这个圈子大多是闷骚的人, 情到深处最多也只会在心里喊牛逼并快速拍下发朋友圈 。
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 。 想要现场持续热烈且激昂, 还是得安插一些托儿活跃气氛 。 别不好意思, 人家春晚以前也有带头领掌的 。
更高阶的智慧是“草船借箭”——
找流量明星站台, 借助外部有生力量 。
明星上台先跳个舞唱首歌, 再和明明不是一个世界的创始人强行尬聊一会儿(一般这种同框会被吹嘘为”打破次元壁“), 最后举着产品自拍或者推荐一下完成任务 。
粉丝们个个训练有素并真情流露, 现场疯狂打call, 气氛直接爆炸, 直逼演唱会 。
前几年也有厂商直接把发布会变成多个明星轮流上台的文艺晚会, 结果大家最后都不记得发了啥产品, 过犹不及 。
4.开场
一般来说, 业界默认潜规则是“实际开场时间比预计至少晚半个小时” 。
要是想在下午三点开场, 最好说“两点开始签到, 两点半准时开场” 。
另外, 会场里的时间要比真实世界要慢很多——
“活动五分钟后即将开始, 请各位将手机调至静音模式”可能会在二十分钟内被重复多次 。
5.登台
真正的互联网公司发布会从不请主持人, 都是创始人自己讲;
最多上来几个部门负责人分担一下, 撑个场子 。
创始人要形成独特的视觉IP, 简单来说就是“让人永远觉得你只有一套衣服” 。
传统的”创始人从幕后走出并挥手致意“的登台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众了 。
去年有创始人现场跳水, 今年怎么的也得上一个难度 。
互联网的创新精神, 在这一刻才体现得淋漓尽致 。
6.话术
一直排第三, 追不上前俩——对外统称行业前三;
入行不久, 短时间内也做不出来——就是行业新贵或者行业新锐;
没落了也没啥希望东山再起——就卖一下情怀, 让人觉得欠它点啥 。
价格低、配置低——就说自己主打年轻群体, 命名”青春版“;
怕卖不动——那就搞个”限量版“的概念;
花钱买个授权贴个牌, 顺便涨点价——就是“联名合作版” 。
性能稍微好一点——“性能怪兽”;
外观好看一点——“颜值爆表”;
没啥优点, 只在概念上新瓶装旧酒——就叫“重新定义” 。
没弄清楚方向, 导致多次修改、重复返工——可以说“反复打磨, 多次迭代, X年磨一剑”;
还不知道大家喜欢啥, 内部分歧也大——可以推出不同系列, 号称“针对不同需求量身定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