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孩子上幼儿园 , 出于对乙肝传染的顾虑 , 有些幼儿园会要求孩子进行乙肝抗体检测 。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孩子明明在半岁时完成乙肝疫苗接种程序 , 为何检测结果还是阴性?需要再接种吗?重新启动接种程序有什么注意事项?
此前陈会杰医生在怡禾上写过一篇文章解答过这些问题 , 再分享给大家 。
01乙肝抗体滴度越高越好吗?
有些地方在孩子入园前会要求做乙肝抗体检查 。 如果乙肝五项检查发现乙肝表面抗体阴性(抗-HBs滴度<10mIU/mL) , 即我们通常讲的没有乙肝抗体、没有产生免疫应答、免疫失败 。
相反 , 当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抗-HBs滴度≥10mIU/ml)则视为获得乙肝抗体、产生免疫应答、免疫成功 。
的确 , 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滴度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以后在面临病毒攻击时产生免疫应答 。
但研究发现 , 当乙肝表面抗体滴度≥10mIU/ml时便可对接种者形成保护 , 所以 , 哪怕结果相对较低(例如20mlU/ml) , 但只要检测结果≥10mlU/ml , 就不必为了提高抗体滴度而再打一针 。
02每个人都需要检测乙肝抗体吗?
不是的 。
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青少年、成人 , 在完成整个乙肝疫苗接种程序后通常无需检测乙肝抗体 。
对于乙肝感染的高危人群 , 则建议在完成乙肝疫苗第3针后1-2月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如乙肝五项检查) , 高危人群包括: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如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所生育的婴儿;
爱人或性伴侣为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
拥有多个性伴侣、男男性行为、注射吸毒等;
工作中经皮或粘膜暴露于患者血液或体液风险高的医务工作者;
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功能受损者 , 如HIV感染者、长期大剂量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化疗等;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和需要反复输血或血液制品的患者 。
需要说明的是 , 乙肝主要通过母婴、性和血液传播 , 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乙肝会通过除血液或精子外的体液传播 。
因此 , 如果家里有乙肝病毒携带者或乙肝患者家人 , 孩子依然可以与其共同进餐、共用碗筷、正常身体接触 。
但注意当孩子(成人同样适用)出现粘膜或皮肤受损时 , 要避免与他们的血液或含有血液的体液接触 , 例如避免共用刀具、刮胡刀、牙刷(大家都出现牙龈出血时存在风险)等 。
03孩子完成乙肝疫苗接种 , 为何检测显示没有抗体?
乙肝表面抗体的检测 , 一般应在完成乙肝疫苗接种(即第3针乙肝疫苗)后1-2月进行 。
普通孩子一般在6月龄时就完成乙肝疫苗接种程序 , 但在3岁前后才做乙肝五项检查 , 这时候由于时间推移(检查距离疫苗完成接种时间有2年多) , 乙肝表面抗体滴度降低了 , 直至降至阴性水平 , 这样的结果无法确定是否已产生过乙肝抗体 。
04既然无法确认抗体是否产生过 , 为何不都查抗体?
因为绝大多数孩子在乙肝疫苗接种后能产生抗体 , 只有少数(约5%)没有 , 所以没有乙肝感染高危因素的孩子 , 不建议常规查乙肝抗体 。
如果对所有孩子都常规检测抗体可能使绝大多数孩子徒增一次检测过程 , 在经济和医疗资源上都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 还可能增加家长担忧 , 这不是一项合适的公共卫生措施 。
假如孩子长期与乙肝患者或携带乙肝抗体家人生活 , 相比其他孩子 , 感染病毒风险可能更高 , 我们不反对给这类孩子做抗体检测 , 家长可酌情考虑 。
【孩子乙肝抗体阴性,需要再接种吗?不想补种可以吗?】05检查结果没有抗体就没有保护效果吗?
不一定 。
如果孩子在首轮疫苗接种后已产生过抗体 , 入园检查结果阴性不能说明没有保护效果 。
因为对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检查 , 检测的是体液免疫中的抗体滴度 。
但实际上乙肝疫苗接种后不仅体液免疫中产生抗体 , 还会使细胞免疫产生免疫记忆 , 免疫记忆可长期存在 。
虽然随着时间推移乙肝表面抗体滴度会下降甚至降至阴性水平 , 但由于免疫记忆的存在 , 当乙肝病毒侵袭时 , 依然会“唤醒”免疫细胞 , 产生抗体而预防乙肝感染 。
根据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 , 乙肝疫苗对产生乙肝抗体接种者的保护期可达22年(部分研究发现可达30年) 。
06疫苗推迟接种会影响检测结果吗?
由于受疫情的影响 , 不少孩子没按0-1-6月的接种程序按时接种乙肝疫苗 。
推荐阅读
- 孩子一天睡多久最合适?看看自己孩子睡够了没有
- 孩子喜欢吃手、吃饭乱扔东西,不和其它孩子玩,是为什么?
- 高冷的女孩子应该怎么撩
- 和女生吃饭聊什么
- 女生问喜欢她什么怎么回答
- 婴幼儿疝气手术怎么样?
- 小儿弱视该怎么治疗
- “这些疫苗最终扎到的都是农村的孩子,这才是最糟糕的!”
- 孩子为何一上幼儿园就感冒
- 10个月| 孩子吃饭成了全家的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