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被误读的教育逻辑( 二 )


延伸研究3:“大人是否可信”非常重要 。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延迟满足再研究”小组 , 于2012年发表了他们的成果:他们把实验改为两步 , 在第一步中告诉孩子 , 如果等待 , 将得到“更好的蜡笔” , 第二步则沿用传统的棉花糖实验 。 实验者把孩子分成两组 , A组由“可信的大人”主导 , 即在第一步中兑现了“更好的蜡笔”的承诺;而B组孩子则由“不可信的大人”主导 , 这个大人在第一步中食言了 。 结果在第二步的实验中 , A组孩子延迟满足的平均时间达到了12分钟 , 而B组只有3分钟 。
虽然这一研究结果并不出人意料 , 因为与我们的生活经验相吻合 , 但是却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思考:在孩子早年的模糊认识中 , 对他人的态度要么趋于“信任” , 要么趋于“不信任” , 那么我们希望他抱有怎样的世界观?什么样的生活经历 , 可以帮孩子形成“信任”?显然 , 刻意的训练只会破坏孩子对世界的信任 。
延伸研究4:眼前棉花糖有多稀缺 , 不同孩子有不同判断 。
我们都会有一个常识性判断:对于一名具体的孩子 , 眼前的这块棉花糖越是珍贵(因为以前很难得到) , 那么他延迟满足的时间就会越短 。 2011年 , 贝格雷和莎茨基(Begley, Sharon; Chatzky, Jean)小组对于另一课题的研究 , 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
也就是说 , 平时比较容易得到棉花糖的孩子 , 不会把眼前的诱惑看得过重 , 因而也更容易主动延迟满足 。 相反 , 以前经常被训练 , 经常无法轻易得到棉花糖的孩子 , 会把眼前的利益看得更加宝贵 , 一旦没有外人控制 , 就更可能马上占有这一稀缺物品 。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屡见不鲜:父母在场时 , 孩子显得格外“有自制力” , 而一旦父母不在 , 孩子就会大把大把地往嘴里塞巧克力 , 并恳求旁人“不要告诉我妈妈” 。
那么 , 我们是否应该“随时满足孩子在物质上的需要”?当然不是!这里讨论的重点是:从小对孩子刻意进行延迟训练 , 不仅误解了理论 , 而且会误伤孩子 。
为什么这个误解会广受欢迎?是不是因为 , 它悄悄满足了我们内心的控制欲?
李岩老师曾与某杂志就延迟满足”和“自控力”有一段对谈 , 一起来看他的更多解读:
提问:在棉花糖实验中 , 有的孩子的自控力比别的孩子强 , 这背后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李岩:最可能的原因是他在之前的生活里他有足够自主的机会 , 父母能够充分接受并回应他的情感 。
糖果几乎对所有的孩子都有诱惑力 , 但是它对每个孩子的诱惑力又不是等同的 。 让我们来想想 , 糖果对哪种孩子更有诱惑力呢?是一直想吃糖果却不能吃到的 , 还是想吃的时候就可以吃到的?更可能的答案是:那些一直想吃却吃不到的孩子因为太想吃了 , 所以等不到另一颗糖果的到来 , 就急不可耐地把第一颗吃掉了;而那些想吃就可以吃到的孩子因为得到了足够的满足 , 所以此时糖果对他的诱惑力没有那么高 , 这使他可以控制自己的冲动 , 等到第二颗糖果的到来 。
在3岁以前的孩子的生活中 , 不仅糖果的问题如此 , 很多问题都如此 , 如果他有足够自主的机会 , 而且他的情感能得到充分的回应 , 他的自控能力就会越强 。
提问:那么是否可以说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满足对孩子的自控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李岩:的确如此 , 父母对宝宝情感的及时回应和满足才是自控能力发展的关键 。
自控能力说到底是自己控制自己的欲望、情绪的能力 。 而孩子很小的时候还不具备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 这个过程中父母及时的回应和陪伴能帮助他学会自控 。
父母对孩子情感的及时回应 , 让孩子觉得自己有情绪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 试想 , 当你难过的时候 , 你男朋友的哪种回应最令你感到安心?是转移你的注意力?是虽然也陪着你 , 但他也一脸忐忑不安 。 还是陪着你 , 但是他很镇定 , 不觉得这不是天塌下来的事儿 。 显然 , 第三种态度会令你感到更安全 。
孩子需要的陪伴也是这一种 , 你的这种态度会让孩子觉得无论是他的愤怒、嫉妒还是害怕都是能被人接受的 。 这样他也能接受自己的情绪 , 而不是去否定它 , 而能够接受和承认自己的情绪 , 就为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了重要的铺垫 。 父母的陪伴能帮助孩子平静下来 , 并逐渐学会自控 。
一些动物实验表明:很多动物都有及时回应孩子情感需求的天性 。 老鼠会频频地舔舐刚刚出生不久的小鼠 , 而猴子会对小猴的需求有求必应:要抱就抱 , 要挠就挠 , 要玩就玩 。 这些情感上的安抚使得这些动物宝宝们的情感得到及时的满足 , 情绪也比较平稳 , 成年以后的他们在鼠群或者猴群里才有更好的社会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