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走亲访友,孩子的表现不好,怎么办?

春节快到了, 妈妈们免不了要带自家宝贝出门拜个年, 聚个会什么的 。 要想和宝宝更好地沟通, 带娃走亲访友时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妈妈们就要学会从宝宝的行为中读懂他们真实的意思 。

春节走亲访友,孩子的表现不好,怎么办?

文章插图

遇到陌生人时, 用衣服蒙住自己的头
“妈妈, 我很紧张”
春节期间, 宝宝会见到很多平时接触不到的亲友, 在宝宝眼里, 这些人统称为“陌生人” 。 有些宝宝会用衣服蒙住自己的头, 有些宝宝会吃手指、咬衣角、拉裤子, 或者抱住你的腿躲在你身后, 甚至还有些宝宝会沉下身子赖在地上不愿起来 。 这时候, 妈妈常常会, 希望宝宝赶紧恢复正常 。
其实妈妈们不用觉得尴尬, 宝宝觉得很尴尬只是想告诉你, 遇到不认识的人, 他觉得很紧张 。 回忆一下你参加社交活动, 一个熟人也没有时的心情 。 再看看你身边的小家伙, 他遇到陌生人时的那种不安, 和你是一样的 。 只是他还太小, 还不知道怎么处理紧张的情绪, 只能通过身体和行为来诚实地表达 。
聪明妈妈这样做
温柔地哄哄他, 让他从自己的“龟壳”里出来 。 小朋友一般都会通过观察父母的反应来决定如何应对新的情况 。 所以遇到宝宝没见过的熟人时, 你要先放松自己, 微笑着和老朋友打个招呼, 然后给宝宝一个安心的拥抱 。 这样他会明白, 他所处的环境是安全而友好的 。 给宝宝一些时间来适应 。 他会慢慢放松下来, 变回平时活泼开朗的样子 。
不肯直视你
“妈妈, 我有点难为情”
小朋友总会有犯错的时候, 特别是像春节这种全家团聚的日子, 有疼爱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有同龄的小伙伴可以一起玩耍, 一激动就容易犯点小错 。 犯错的宝宝会把小脑袋转向别处, 不愿看你的眼睛 。
或许你会觉得, 你跟宝宝说话的时候, 他不看着你, 这是错上加错 。 其实他只是在告诉你, 他有点不知所措, 他不想成为大家的焦点 。
宝宝到了2岁左右, 会开始形成自我意识, 慢慢有了感知情绪的能力, 比如做错事时会感到羞愧 。 当他把书撕破, 或是抢走弟弟的玩具熊时, 会不敢直视你, 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让你失望了 。
聪明妈妈这样做
用简短的话告诉宝宝, 他做错了什么, 例如, “我们不能撕书”, “我们不能抢别人的东西” 。 同时教给他正确的做法, 比如用胶带把撕坏的书补好, 或是给还在哭泣的弟弟一个拥抱 。 要让孩子知道, 每个人都会犯错, 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改正自己的错误 。
乱丢食物、打人、弄坏玩具
“我不高兴啦!”
不听话的淘气包, 一定会让你觉得很惊讶, 同时也很烦恼 。 特别是有亲戚朋友在场的时候, 妈妈会觉得有点难堪, 对宝宝更生气 。
你要理解, 宝宝令人讨厌的行为很可能只是对当下情况的一种应激反应, 并不代表他的性格发生了改变 。 幼儿期的宝宝表现出上述这些行为, 是想告诉你, “我累了”, “我觉得很无聊”, 或是“请你们看看我!” 。
聪明妈妈这样做
试着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不要急着责怪他 。 如果宝宝觉得无聊了, 放下手里的事陪他玩一会儿, 或是带他到楼下散散心 。 “平静中断法”也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 你要让宝宝知道, 想要引起你的注意, 有比丢东西、打人更好的办法 。
看到其他宝宝靠近你, 他大叫“不行, 是我的妈妈!”
“妈妈, 请给我多些关注!”
走亲戚时遇到别人家的孩子, 母爱爆棚的你, 很可能会逗逗或是抱抱别人家的宝宝 。 你家宝宝可能会表现出“吃醋”, 大声喊着说, “这是我的妈妈!”然后迫不及待拉着你走开, 也会比平时更黏你 。
宝宝有这样的行为, 可能是他觉得你对他的关心还不够(可能你觉得够了, 但还没达到他的需求量) 。 对妈妈的这种占有欲是宝宝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宝宝不停重复“我的, 我的”, 会让你觉得很烦人, 但这其实是个好现象, 这表明宝宝正在不断成长, 开始明白“我”和“你”是不一样的 。 在这一阶段, 宝宝对自我的构建常常和对他最重要的东西有关, 而妈妈毫无疑问就是“最重要的” 。
聪明妈妈这样做
抱抱你的宝宝, 告诉他你是“他”的妈妈, 你很爱他, 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教他学会分享 。 你可以告诉他, “我是宝宝的妈妈, 妈妈很爱你 。 妈妈抱其他小朋友, 和其他小朋友玩, 不会减少妈妈对你的爱 。 妈妈永远是你一个人的妈妈, 宝宝不会失去妈妈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