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你是爱孩子,其实你是他眼里的“恶魔”

孩子三四岁 , 每晚都要听睡前故事 , 可是故事太吸引人 , 孩子越听越兴奋 , 哭着闹着非要多听两个 , 结果睡眠时间越来越晚 , 你狠下心 , 扔掉了所有的睡前故事磁带 , 告诉孩子 , 从此以后十点必须上床 , 乖乖睡觉 , 不然你就要惩罚他 。

别以为你是爱孩子,其实你是他眼里的“恶魔”

文章插图


孩子六七岁 , 迪士尼的动画片图画精美 , 故事又吸引人 , 孩子往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 吃饭都要端着碗看动画片 , 做作业都不愿意做 。
你三番五次提醒他不能那么长时间地看动画片 , 却怎么都不管用 , 一怒之下 , 把电脑一关 , 严厉禁止:叫你再看 , 从此之后电脑不准开 , 回家之后乖乖给我写作业!
孩子十多岁 , 周围同学开始玩篮球踢足球 , 孩子也迷上了足球 , 一到周末放下书包就跑出去踢球 , 回来大汗淋漓 。
而且自从迷上了踢球 , 周末本该练的钢琴不练了 , 上个补习班也昏昏欲睡 , 你害怕这样下去孩子成绩下降 , 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
孩子回来了 , 你怒气冲冲 , "踢球能考重点中学么?篮球给我扔了!从今往后 , 周末都在家上课!"
……
这样的场景 , 在每个孩子身上几乎都发生过 , 而我们的家长 , 往往也是扮演了那个板起脸拒绝孩子的角色 。
你要说了 , 这有什么不对呢?我也是为孩子好 。
没错 , 没有哪个家长不是为孩子好的 。 就算是打骂孩子 , 出发点也是因为爱 , 可是 , 难道爱就一定要以简单粗暴的拒绝孩子的方式来表现吗?
【别以为你是爱孩子,其实你是他眼里的“恶魔”】只有懒父母才会粗暴制止孩子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里 , 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 。
林永健在带领孩子们排练节目练习唱歌 , 而他的儿子大竣不配合的和小伙伴坐在沙发上玩 , 因为时间紧急 , 林永健说了大竣两次之后 , 明显失去了耐心 , 当着小伙伴的面 , 就对大竣怒气冲冲 , 大竣胆子小 , 不敢发作 , 但是却在沉默几分钟后对着爸爸林永健大叫"你是魔鬼吗?"
别以为你是爱孩子,其实你是他眼里的“恶魔”

文章插图

但反观一起完成任务的夏克立 , 却对孩子们非常耐心 , 他先是认真引导 , 告诉孩子们他们要做什么 , 然后帮助他们用有趣的方式去排练学习新歌 , 很好的化解了矛盾 。
其实 , 孩子对一样事情痴迷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 作为父母 , 难道你没有过痴迷一部电视剧而追着看了一天的时候吗?
孩子和大人一样 , 一旦对某样事物产生好奇 , 就很难自觉、主动地去放下 。 孩子没有自控的意识 , 他只会去分辨好玩还是不好玩 , 我想玩还是不想玩 , 只有他玩累了或者是玩厌了 , 才会放下 。
这时候 , 父母本该是借助这个机会对孩子进行合理正确的引导 , 通过剖析孩子内心来不断引导孩子学会正确对待喜爱的事物 , 而一些"懒"家长 , 对教育孩子缺乏耐心 , 总觉得只要让孩子服从我的要求就好了 , 结果呢?
孩子根本不了解被骂被制止的原因是什么 , 但却因为父母的强大没有能力反抗 , 于是对父母的怨气越来越深 。
表面上 , 你以为你终于教育好了孩子 , 而事实上 , 你只是让孩子感到害怕而不敢去做想做的事情 。
教育从来不是让孩子在害怕中畏首畏尾 , 而是让孩子在不断地修正错误中学会成长 。
小时候顺从 , 长大后会变本加厉反抗
小时候孩子没有反抗能力 , 父母暴政制止 , 只好不情不愿的接受这样的结果 , 可是 , 如果父母一直是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孩子 , 那么孩子的逆反心理 , 总会有一天会集中爆发出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