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怎么样(别人的打工生活是怎么过的)( 二 )


上海最早的一批工业企业是国际贸易的副产品 。
19世纪40-50年代之间,上海的进出口船只从几十艘迅速扩充到上千艘,旧船需要养护,新船需要制造,船坞就成了刚需 。1850-1859年上海出现了12家外资船厂,1859年出现火轮厂,并逐渐拓展出炼钢、机器、工程等业务 。这创造了大量技术工人岗位 。
李鸿章带头建立的江南制造总局,为江南造船厂前身
同时也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军火工厂▼
此外,上海靠近江南生丝产地,又能获得中原棉花的稳定供应,自19世纪50年代起,便有一些南京、苏州、杭州等地的织户前往上海,经营起了出口生意,比如是为日本市场制造原色缎子的传统手工业作坊 。60年代,怡和洋行率先在上海建立起拥有100部西式织布机的纺织厂,引发投资纺织厂的风潮 。
与鸦片战争、吴淞铁路等历史息息相关的怡和洋行
也被称为“洋行之王”
后迁往香港发展,对香港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922年落成的怡和洋行新大楼▼
纺织厂这类轻工业占用资金相对少,技术难度相对低,而且市场前景广阔,成为民族工业最早涉足的行业 。19世纪末,国人经营的纱厂开始集中出现 。劳动密集型行业吸纳了大量周边人口,上海从70万人激增至1910年的130万,其中产业工人10万 。
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工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建成于1889年,在当时有工人约4000人之多▼
1912-1936年,旧上海迎来了黄金年代 。恰逢此时外有列强忙于一战的好时机,内有上海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淀,轻工业从22个部门拓展到涉及橡胶、制药、制盐、搪瓷、印刷、电器材料、仪器文具、化妆品等62个部门 。
这一时期交通业也有所发展,上海外来“打工人”来源扩散到了安徽与浙西,人口迅速连翻几倍,膨胀到了350万之巨,繁华程度在整个东亚也绝无仅有 。
不同装扮、不同乡音的人聚集在一起
彼时上海所呈现出的包容性在旧中国实属罕见▼
上海繁荣的另一面是全国经济的畸形发展 。国内自然经济解体,大量人口失业,而辛亥革命后国内长期混乱,进一步动摇了其他城市发展的基础 。上海背靠租界,在西方势力的保护下社会环境稳定、资金充裕、技术先进,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淀已经产生了产业集聚效应,是投资实业最稳妥的选择 。
其城市景观在内陆农民看来恍如另一个世界▼
反观内陆地区局势未定,投资风险巨大 。比如实业家穆藕初曾试图去郑州开办豫丰纱厂,恰逢军阀混战以至濒临破产 。
工业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单个行业的勃兴,更是一套成体系的近代社会生活方式 。从60年代起,上海的煤气厂、自来水厂、食品厂、医院、现代学校、商场、电影院、戏院纷纷建立起来,并逐渐从曾经的英法租界区拓展到外部,为打工人的打工生涯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也让市民生活变得空前丰富起来 。
上海路边的大幅电影海报——
1950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影片《天方夜谭》▼

打工生涯
在种种时代大潮的冲刷下,商业雇员、产业工人、码头工人、手工业者、苦力在抗战前夕大概达到了100万人,算上家属共200万有余,是上海人口的绝对主流 。
他们往往是来自外地,无亲无故,在上海没有可以继承的房产,住就成了头号问题 。其中经济情况较好的可以租一间房子,更窘迫的就要在棚户区解决住房问题 。
那时浦东的陆家嘴、烂泥渡,沪西的曹家渡,苏州河畔的三湾一弄、租界东区的杨树浦、平凉路都成为了著名的棚户区 。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陆家嘴从棚户区摇身一变成为了上海的“曼哈顿”
(图:D先森 / 图虫创意)▼
30年代,社会学传入中国,有学者曾对这些“打工人”中占绝对主流的产业工人进行过万人规模调研,得出了如下结论——“工资率是比较很低的,工时数是很多的” 。
仅凭微薄的工资,每个工人平均要养活3.42个家人,收入的53.2%为食品支出,其中又有半数花在了主食上,房租占8.5%,服装占7.5%,燃料占6.4%,杂项24.6%(烟酒又占其中的两成,而教育支出则占比极低) 。
打工人是给别人剃头的,自己并买不起剃头服务▼
好在他们的居住条件并不是全员滚地龙 。无论是享受资本家的宿舍福利,还是凭自己的工资买房,还是能有60.6%的工人住在楼房,住棚屋的只占5.6% 。可见,这些产业工人远不是“打工人”中最底层生活最艰苦的 。
不论什么时候,“打工人”总能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