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怎么样(别人的打工生活是怎么过的)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地球知识局——上海打工人,过得怎么样?
NO.1912-上海打工人
作者:斯文的樊学长
校稿:猫斯图 / 编辑:满福
今日的中国,无数年轻人离开家乡,前往一线或强二线城市成为打工人,期待着改变自己的人生 。而劳动节,便是属于无数打工人的节日 。
每天奔波在地铁里的年轻人
梦想触目即是,却又遥不可及
(图:很圆的方块 / 图虫创意)▼

这种求拼搏的精神,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 。早在清末,上海就已经迎来了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批“打工人” 。这自然是因为上海租界林立,是各国攫取在华利益的支点,拥有列强威慑下的稳定,和商品倾销积累的财富,具有供养大量“打工人”的岗位和众多传奇般改变命运的机遇 。
1937年的上海外滩充满着机遇和传奇▼

而那时候的年轻“打工人”们,也面临着诸多与今人别无二致的烦恼与期待 。

成为打工人的基础
在中国的铁路干线成型之前,海运与河运是中国货物运输绝对主流的方式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 。南北各地的土特产、手工业制品、舶来品汇聚于此,使它在开埠前就已是一个区域性的商品集散中心,出现了豆市街、花衣街、洋货街等行业集中的商业街 。
高效的水运使得码头成为货品集散的主要节点▼
清中后期形成了通往上海县城的五条航线,其中最重要的是北上山东、天津、辽东的北洋航线;南下广东、福建的南洋航线次之;内河航线沿长江、大运河、吴淞江、太湖连接富庶的江浙、汉口、重庆;偶尔还会有日本,东南亚的货物从外洋航线运输至此 。在越来越大的贸易规模刺激下,上海的运输业和纺织业也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海运路线图▼
繁忙的水路运输必然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力支持,此时码头工和船夫是最常见的工种,其中北洋航线的运砂船工最具代表性 。成规模的运砂船队会有三五十艘船,雇工上千人,最大的船队可达上百艘船 。
上海开埠后,英法美租界纷纷划定,租界内不受清政府约束,洋商还可以享受种种特权,在客观上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受到外国资本热捧,从事贸易的各大洋行纷纷建立于此,上海逐渐代替广州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中心 。
然后逐渐逐渐做大,原有的县城显得越发弱小
沿黄浦江沿线的内河码头也多为外资所掌控▼

客观上讲,1843年开埠是上海的历史转折点
从此上海成为中国与国外资本的关键对接点▼
上海开埠与租借建立吸引来西方各国的投资人与冒险家 。根据英国领事馆的记录,1844年登记的来沪英国人只有50人,1860年则上升至569人 。这还只是统计在案的上流人士,更多的小商人、冒险家、小职员等并未登记的小角色,也都涌入上海,开办了开埠之初就已兴起的面包房、西餐厅、西医馆等 。
比如上海的第一家面包房“埃凡馒头店”就是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由一个苏格兰农民开办的 。他的主要服务群体是水手、流浪汉之类的底层西方人,他们是一个数量可观的沉默群体,对于上海城市文化的塑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
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不断融合
形成了上海人独特的饮食口味和生活方式▼
洋货冲击下,土货渐渐失去市场,传统手工业者和小农大量破产 。加之小刀会、太平天国起义造成的混乱,江南一众富庶城市的人口大量涌入上海,资金与人才的大规模转移迅速提升了上海在江南的地位 。
此外,破产的还有无力与洋船竞争的船夫 。他们不得不成为收入更低,工作更辛苦,甚至朝不保夕的码头工 。这一时期上海人口迅速从54万膨胀至70万 。
尽管这一时期爆发了许多码头工人与资方的罢工冲突
但仍未改变“劳多利少”的状况
工人的生活像渡船一样漂泊不定▼
与此同时,发达的贸易让商人与买办积累起大量财富,刺激了其他行业的兴起,银行也在上海的租界建立分行,为商贸提供金融服务 。
伴随国内人口迁移和严格的华洋分隔被打破,西方的物质文明成就更激励着亲历者,带来消费习惯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上海社会风气逐渐近代化 。近代工业兴起所需的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基础业已就绪,上海将迎来更多更多渴望改变命运的打工人 。
华洋分隔被打破后,这种改变仿佛是在瞬间产生的▼

打工阶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