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级的处世法则 为人处世技巧

人际技能(生活的最高准则)
文|安和
来源|傅小树原创
不说话,就留有回旋的余地;什么都不做,就是给自己和别人留了回旋的余地;踏踏实实做事,才能低调做人,这才是真正的高境界 。
古人云:月圆之时,必亏;水满了就会溢出来 。
就像一朵花一旦盛开,马上就会凋谢;一旦满月,就会立刻奔向残月 。
俗话说,巅峰的时候会走下坡路,但来不及的时候会很充实,这会让你的内心充满期待,让你的人生更有希望 。
生活也是如此 。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
一个
没有充满文字
晚清名臣曾国藩说:“沉默总有余地 。”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话不多,但也不说一切 。
他说话条理清晰,抓住重点,但当大家都在争论的时候,他总能一句话解决争端 。
但他习惯了不多说 。
一些学生甚至编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
也许也许是,只是我们不敢说,但学校总觉得,恐怕不像 。
但更能体现他严谨人格魅力的,是他言辞不穷尽,也很少随意许诺 。
陈寅恪曾称赞他说:“如果一个政府的法令能像梅贻琦那样严格,那这个政府就是最理想的 。”
留有说话的余地,其实就是容纳意外 。一旦打算出门,可以从容转身 。
我身边的一个同事文立是一个什么都喜欢说的人 。
有一次,经理给他一个业务,解释说这个业务很重要,但是不容易完成 。
这时,文立站了起来,拍着胸脯说他一定能完成,而且他可以提前完成 。
经理很高兴,要求他好好表现 。
两个月后,该验收了 。经理问他怎么样,他支支吾吾,说这群客户特别不好说话,多说两句就发脾气,还说公司给客户提供的条件不够方便 。
结果很明显,你给人多少希望,最后就会给人多少失望 。
生活中,总有人喜欢做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并且无拘无束地吹嘘 。我喜欢什么都说,不给自己留任何回旋的余地 。一旦出事,尴尬的只有自己 。
千万不要说太多,不然以后会用更多的谎言来解释所谓的自信 。
用词得当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也是自身修养的体现 。

2
什么都不要做 。
我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
当代英国雕塑家安尼施·卡普尔因其雕塑《坠入地狱》而出名 。
当他接受本报采访时,采访人员问他,“成为一名优秀雕塑家的最大秘诀是什么?”
尼什·卡普尔想了一下说:“其实根本没有什么秘密,只是有两次经历 。一个是把鼻子变大,一个是把眼睛变小,就这样 。”
采访人员很疑惑,问他为什么 。他说:“鼻子大,眼睛小,还有修改的余地 。鼻子大的话可以稍微修饰一下,眼睛小的话可以放大 。”
雕塑的秘密其实就是留有余地 。
凡事都有一定的“回旋余地”,这样如果以后出了问题,可以尽力挽回损失 。
就像一个懂得“留白”的书画家,留给欣赏者想象的空房间;
【最高级的处世法则 为人处世技巧】铺装路面,每隔一段距离留一条收缩线,以防止路面胀裂;
仔细想来,做人和做事是一个道理 。
批评人,给人留余地,是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赞美别人,给别人留有余地,这是不断进取的动力 。
古人讲究中庸之道,非常重视“留有余地” 。
留有余地,是“三思而后行”;留有余地,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留有余地,是“君子有弹性” 。
有做事情的空间,不要忸怩作态,不敢放手一搏 。
相反,留有余地的目的是有进有退的度,给自己和别人留一点空的余地 。
短短几十年的人生,风水轮流转 。无为是一种模式,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


人们并不自满 。
曾国藩50岁左右的时候,悟出了一个道理 。他发现,人生最好的状态是花未全开,月未圆 。
28岁的中学秀才,在翰林院工作 。
也许那时候是春风,人们开始膨胀起来 。
父亲生日,好友郑小山前来祝寿,曾国藩却滔滔不绝,似乎有些忘乎所以,惹得好友反感而离去 。
曾国藩事后后悔不已,对自己的行为深感惭愧 。
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自以为是,得罪了别人,自己不知道,还要跟别人吹毛求疵 。
从此写下“话不多”鞭策自己,一直保持低调 。
他甚至把自己的书房改名为“秋阙斋”,意思是主动求疵,时刻警醒自己不要东西太满 。
正是曾国藩及时纠错止损的能力,让他后来的人生一帆风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