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音乐网站大败局 优歌网


优歌网(独立音乐网站大败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自“音乐先声”(ID:nakedmusic),作者 吕六七 。
在Web2.0的PC互联网时代,文艺青年这个词还没被用滥,热爱小众音乐的人最爱去的是落网、邻居的耳朵、SongTaste这些如今听来已有些疏远的独立音乐网站 。这些网站保持着独立的文艺调性,持续输出着高质量的内容,用户和流量数据都曾一度令人惊叹,甚至混迹这些网站都成了彼时具有独特音乐品味的象征 。
只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
曾经看上去乌托邦式的独立音乐网站,不是关停就是陷入了无以为继的经营僵局,空留文青们去哀叹、去凭吊 。如今,网易云音乐评论区爬满了文骚留言,虾米音乐精选集肆意着老牌情怀,QQ音乐聚集了大批粉丝表白,一腔情怀终究没能抵过市场的残酷考验 。
始于情怀,主流之外独立音乐网站的起源似乎都很简单,都是从创始人的个人博客做起 。凭借着好内容带来的口碑传播,原本基于个人音乐喜好分享的自说自话的博客,逐渐吸引了拥有同样喜好的用户,用户越来越多,颇有地下燎原之势 。
【独立音乐网站大败局 优歌网】而当时的主流音乐网站还多以歌手、专辑的形式出现,相比较而言,这些独立音乐网站提供了更个性化的内容呈现方式和突出kol个人品味的曲目推荐,同时也给了用户极大的自由度 。
以落网、SongTaste、邻居的耳朵为代表的独立音乐网站多数诞生于十余年前 。
2005年,大二学生胡建国开始做起了自己的网站落网,用博文的形式推荐国内外独立音乐,坚持自己输出内容;
2006年,爱好音乐的计算机专业硕士李树斌,在毕业一年后做出了SongTaste网站,并采用了在当时还是非常前卫的UGC模式,让用户自主上传、推介自己喜欢的音乐;
2010年,音乐从业者梁源,在“邻居的耳朵”网站雏形上发出了第一篇帖子《一千个深吻》,推荐音乐家Leonard Cohen 。
那时候,一方面是互联网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百度、搜狐、网易等互联网老兵掀起了一个新时代,为独立网站的出现培育了土壤;另一方面是信息的匮乏和表达欲的膨胀,在网络打破信息壁垒的情况下,用户能够接触到的信息不再局限于媒体和门户,个人色彩浓重的自媒体雏形开始崭露头角 。
在独立音乐网站发展的巅峰阶段,可以用盛况来形容,它们的崛起影响了数以万计的互联网文艺青年 。
公开资料显示,落网后台曾拥有300万粉丝,还不包括没有注册的,APP推出后半年就达到百万级别的下载量;2010年底,SongTaste用户注册数就突破了300W,周播放单曲突破6000万;邻居的耳朵在顶峰时期的浏览量逼近100W PV 。
三个网站2011-2018年的百度指数对比
当然,在数据之外,更多的是用户体验和记忆的美好 。在用户的记忆中,这些独立网站都是充满情怀的乌托邦,在没有标题党没有爆文的时代,仅用简单的文字和音乐就足以触动用户 。
回头看来,这些网站无疑为音乐传播做了重要贡献,也留下了很多弥足珍贵的文字与记忆,凝结了当时最为纯粹的音乐用户 。无数文艺青年在这些网站上寻找同类,用一句典型文青的话来说:“互相取暖”,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
彼时,移动互联网才刚刚萌芽,互联网思维还不是万金油,万维网的庞大红利还在继续展开,风口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这些独立小众音乐网站,完全凭着口碑,网罗了一大批种子用户,在获客成本如此高的当下,几乎是无法再重现的传奇 。
但是,然后呢?
好情怀、好用户,然后呢?有人说,如果放在今天的版权环境下SongTaste根本就不可能诞生,也有人说,邻居的耳朵要是从公众号时代做起,做大做强,没准比现在活得好多了 。
不得不说,独立音乐网站的兴衰起伏和时势关系密切,每一点改变都会带来影响深远的蝴蝶效应,未能抵抗时代变迁的,就成了时代车轮下的牺牲品 。没有良好的资金流动,再多的热情都只能是消耗,盈利问题始终是悬在这些独立音乐网站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与众多错综复杂的现实因素缠绕在一起,推动着它们一步步走向衰落 。
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SongTaste、落网、邻居的耳朵的情怀与败落 。

  • SongTaste:死于版权
SongTaste是这三个网站中最早陨落的 。
SongTaste独特就独特在它的UGC模式,然而败也败在它的UGC模式 。借由用户自由上传歌曲的模式,给SongTaste带来了300多万首歌的曲库,但也带来了从建站就从未停止的版权罚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