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干性溺水”这种说法?


有没有“干性溺水”这种说法?

文章插图
答:早已废弃“干性溺水”这一概念呢来自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些动物实验 , 对一些溺水动物尸检发现肺部积水很少 , 然后推测是因为溺水导致喉痉挛 , 导致缺氧 。 但这种假设并没有确切的支持证据 。
2002年 , 世界溺水大会将溺水定义为:因为液体浸入导致原发性呼吸道损伤的过程 , 溺水按结果分类为:死亡、无损害、有损害 , 三大类 , 其中有损害又分为:轻度致残、重度致残、植物人状态、脑死亡 。 湿性溺水、干性溺水、接近溺水、二次溺水、主动溺水、被动溺水、无声溺水这些概念都不应该使用 。
之所以不建议用干性、湿性溺水这些概念呢 , 是因为在现场很难区分患者肺部是否吸入了水 。 溺水对身体造成的影响主要是缺氧 , 院前干预也主要是心肺复苏 , 和普通心肺复苏不同的是先做两次人工呼吸 , 并不需要因为肺部是否吸入了水而有区分 , 也不需要做所谓的“控水” 。
经历过溺水 , 如果有症状基本会在短时间内出现 。 心肺复苏后恢复了正常 , 有的还需要进一步监测恢复情况 。 至于说溺水当时没有症状 , 过几天后突然出现死亡 , 这种情况很罕见 , 肺部吸入水后续发生肺部感染、肺水肿之类的情况 , 普通的肺炎也可能出现 , 不需要为这些情况制造一个“干性溺水”的概念 。
【有没有“干性溺水”这种说法?】作为家长 ,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 , 溺水最重要的是预防 。 不管孩子是否经历过溺水 , 只要有长时间咳嗽或呼吸困难表现 , 都应该及时看医生 , 经历过溺水的孩子需要更留意 , 但无需为那些没依据的问题而额外担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