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读诗人舒婷诗歌《致橡树》 致橡树赏析

橡树赏析(评舒婷的《致橡树》)

舒婷芝橡木 。mp33:44看书睡觉
原诗:舒婷去橡树那里
如果我爱你-
从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用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如果我爱你-
千万不要学痴情的小鸟,
为树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不仅像喷泉一样,
一年四季送清凉安慰;
它不仅仅是一座危险的山峰,
增加你的身高,
衬托你的尊严 。
甚至阳光,
甚至春雨 。
不知道,
这些都不够!
我必须是你身边的一株木棉,
作为一棵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根,
紧贴地面;
树叶,
在云端触摸 。
每一阵风,
我们都互相问候,
但是没有人,
理解我们的话 。
你有你的铜枝和铁茎,
【评读诗人舒婷诗歌《致橡树》 致橡树赏析】像一把刀,
像一把剑,
像戟一样;
我有我的大红花,
像一声沉重的叹息,
又像一支勇敢的火炬 。
我们分享寒潮,
雷锋,
霹雳;
我们分享迷雾,
流动雾度,
倪虹 。
仿佛永远分离,
但他们总是在一起 。
这是伟大的爱,
忠诚就在这里:
爱-
我不仅爱你美丽的身体,
我喜欢你的立场,
你脚下的土地 。
做出赞赏的评论虽然舒婷说《致橡树》是“不是情诗”,但更多的读者愿意把它当作情诗来欣赏 。
这首诗通过整体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用“木棉”到“橡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唱出了自己要求比肩而立、独立而深情的人格理想和爱情观 。可见诗人在选择诗歌创作素材时是有精心设计的:橡树如此适合代表男性的阳刚之美,而木棉又如此倾向于代表女性的自立和与男性的平等 。这首诗一诞生,橡树和木棉就成为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崭新的意象 。
诗的开头用了两个假设和六个否定隐喻来表达她的爱情观:她不想攀上对方的高位,而是利用对方的突出来炫耀自己的虚荣;我不想淹没在彼此的冷漠中,唱着单相思的歌 。作为一个女人,她默认应该是体贴温柔的,但她觉得不能只是停留在这种状态 。她承认伏笔和陪衬可以让对方的形象更加突出和有力,但觉得还是不能代表爱情的全部 。为了对方,要像“阳光”一样给予温暖,像“春雨”一样倾吐亲情 。但她对这些并不满意:“不,这些还不够!我一定是你身边的一株木棉,以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诗人明确提出,她必须站在与对方相同的位置——你是一棵树,我也必须是一棵树,而且是同样挺拔的树;你站着,我也必须站着,我必须平等地站在天地之间 。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理想爱情中男女应有的姿势:“根,牢牢地扎在地里;树叶,在云端触摸 。每次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问候,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话 。”他们彼此很亲近 。木棉以自豪的口吻对橡树和她自己说:“你有你的铜枝和铁茎,像刀、剑和戟;我有我的红花,像沉重的叹息和英雄的火炬 。”显然,木棉深刻理解她和橡树的特点和价值 。接着她又以“共寒潮、共风雨、共霹雳”、“共雾、共雨、共彩虹”来表达自己的信念:真正的爱情应该同甘共苦 。从表面上看,他们“似乎永远分离”,但实质上,他们“相依为命”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的位置和你脚下的土地."诗人认为,爱情不仅仅止于赞叹对方的“伟岸身材”,而是将对方的事业追求、理想信念纳入自己充满爱意的怀抱,在精神上与对方完全契合 。“这就是伟大的爱” 。
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率、公开地表现诗人的精神世界 。同时运用整体象征手法(全诗以橡树和木棉的整体意象象征恋人双方独立的人格和真挚的爱情)构建意象,使哲理的思想和理念在亲密可感的意象中萌发,富有诗意 。所以这首理性气质首富的诗,并没有感受到任何说教的意味,只是被它优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 。
该诗采用抒情主体“木棉”真诚表达“橡树”,将二者人格化、灵性化,使这两个中心意象由外而内闪耀着思想和审美的光芒 。木棉可以理解为现代女性美丽的象征,充满青春气息,柔软结实,也可以理解为火辣,感情丰富,个性独特深沉 。橡树表现出一种阳刚的气质,是伟岸坚强性格的象征 。以这一独特而精致的意象为象征核心,这首诗自然脱离了具体而有限的形式,具有丰富的内涵 。可以看作是男女之间平等真诚的爱情,也可以看作是亲密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诗人巧妙地利用“木棉”的告白,衍生组合出一系列内容丰富的具体意象 。这些形象或暗示了木棉对传统人生观中不和谐、不平衡的人际关系的看法,或大胆肯定了人格独立基础上的相互依赖,表现了他对和谐人际关系、新的爱情观和人生价值的向往和追求 。全诗构图和句法的精心安排,使抒情和议论自然融为一体,使丰富细腻的感情具有理性的光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