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由来


中秋由来(中秋节的起源)
花好月圆人团聚”乃是中国人最向往和最珍视的人间美景 。看着天上的圆月 , 就自然联想到人间的团圆 。这一天 , 已婚的女儿一定要返回夫家 , 以喻团圆之意 。民间很早便有“宁留女一秋 , 不留女中秋”的说法 。

无论平日亲人们是否分隔两地 , 但只要这一天 , 家人团圆、亲友团聚 , 共享天伦之乐 , 人们就会感到格外的满足 。
八月十五,正是农历八月的二分之一,所以俗称八月节、八月半、八月会 。内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 , 又因为传说唐明皇在这一天夜游月宫 , 于是便称中秋为月夕 。由于此使月亮圆满 , 象征团圆,因此 , 回娘家的媳妇在这一天必须返回夫家,故又称为女儿节或团圆节

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 , 中秋节也有悠久的历史 , 其起源大约有三种说法
1.祭拜月神活动的子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 , 秋天祭月的礼制 。这反映了远古人类对天象崇拜的遗风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 , 在中秋时节 , 对着天上的一轮皓月 , 观赏蔡拜 , 寄托情怀 , 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 , 形成传统的活动 。

2.“秋报”遗俗 古人播种时 , 要把上地神以求半收 。收获后 , 须记社慢种以谢估护 , 即“春新”与“秋报”、农历八月十五、正值作物成熟季节 , 各家都拜上地神 。中获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信 。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由来】
3.文人的玩月之举 早在1600年前 , 东晋镇守牛渚(注:在安藏采石肌)的谢尚 , 在月夜泛舟于牛渚江上 。听到有人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的《水史》诗 , 大为赞赏 , 于是邀请他过船 , 这个人就是袁宏 , 他们一见如故 , 岭诗畅叙直至天明 。当时谢尚是镇西将军 , 地位高责 , 而袁宏只是个靠运租为业的穷书生 , 但由于对才能的尊重 , 他们之间打破了身份的地位壁障 。袁宏也因为受到谢尚的赞誉 , 名声大振 。此后 , 文人雅士纷纷仿效 , 泛舟、登楼玩月者连绵不绝 。

根据史籍的记载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一书中 , 每到中秋之时 , 官府就要挨家挨户对老人表示慰问 , 送去坐凳和手杖 , 同时还要送一些类似糍耙一类的食品 , 可见在中秋有敬老的习俗 。至汉代 , 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 , 赐以雄粗饼 。

唐代 , 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免坞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 , 充满浪漫色彩 , 中秋赏月、玩月的习懦才风行起来 。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 , 北宋时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 并出现“小饼如嚼月 , 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 。至明清时 , 中秋已与春节齐名 , 成为主要节日之一 。清代 , 中秋节被正式确定为放假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