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节的来历

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 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 龙抬头是每年, 农历二月初二, 俗称青龙节, 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 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 。 庆祝"龙头节", 以示敬龙祈雨, 让老天佑保丰收 。 二月二, 相传是土地公公的生日, 称"土地诞", 为给土地公公"暖寿", 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 到土地庙烧香祭祀, 敲锣鼓, 放鞭炮 。 在广西中北部壮族地区也有"二月二龙抬头, 八月二龙收尾"的说法 。
龙头节的来历
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 俗称青龙节, 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 它是我国首伏羲氏时期 。 伏羲氏“重农桑, 务耕田”, 每年二月二这天, “皇娘送饭, 御驾亲耕”, 自理一亩三分地 。 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 。 到周武王, 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 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 。 于二月初二, 举行重大仪式, 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 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 。 又一说为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 惹得玉帝大怒, 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 。 龙王不忍生灵涂炭, 偷偷降了一场大雨 。 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 压于大山之下, 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 天天向天祈祷, 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 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 于是便有了“二月二, 龙抬头”之说 。 实际上是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 农民非常重视春雨, 庆祝“龙头节”, 以示敬龙祈雨, 让老天保佑丰收, 从其愿望来说是好的, 故“龙头节”流传至今 。
龙头节是什么意思
二月二, 龙头节, 相传在宋朝时为“花朝节”, 把这一天指定为百花生日 。 到元朝时称为“踏青节”, 百姓在这一天出去踏青、郊游 。 有的人在踏青回家时, 沿途采摘些蓬叶(一种地上生长的花叶)拿回自家在门前拜祭 。 这个习俗是比喻“迎富”之意 。
明清时把这天称之为“龙抬头”的日子, 因为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节气前后 。 蛇、蚯蚓、青蛙等很多动物, 一到冬天便进入了不吃不喝不动的冬眠状态, 这便是“入蛰”了 。 等到了二月二前后, 天气渐暖, 一些昆虫动物好似被春天的阳光和春雷从睡梦中惊醒了一般, 因此这节令名为“惊蛰” 。 百姓传说中的大龙实际是没有的, 那种龙就是在蛇、蚯蚓等基础上, 我们祖先想象加工出来的 。 二月初二前后, 春回大地, 人们期望龙出镇住一切有害的毒虫, 期望着丰收 。 这就是“二月二, 龙抬头”的说法 。
龙头节食俗
1、饺子
饺子有的形似元宝, 有的形似耳朵, 龙抬头这天吃饺子称之为“食龙耳” 。 “舒服不如倒着, 好吃不如饺子”, 在“龙抬头”这天, 讲究吃“肉菜饺子”, 即馅中有肉又有菜, 取“肉菜”之谐音“有财”, 寄语新年财源滚滚之意 。
2、炸油糕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区, 人们有在春龙节这天吃油炸糕的习俗, 称之“食龙胆” 。 油炸糕色泽金黄, 被称作龙胆是很形象的 。 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黄米, 再把黄米磨成面, 即成黄米面, 由黄米面做成的黄米糕具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 吃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素糕”, 二是“油炸糕” 。
3、春饼
立春之日讲究吃春饼, 而过二月二同样讲究吃春饼, 立春吃春饼叫做“咬春”, 而二月二吃春饼则叫做咬“龙鳞”, 是因春饼圆且薄的形状好似鳞片而得名 。 二月二吃春饼的习俗源于清代, 饼内卷入酱肘子、猪头肉、樟茶鸭等肉食以及韭菜、萝卜、豆芽等蔬菜 。
4、驴打滚
老北京的习俗, 人们总喜在农历二月二买“驴打滚”品尝 。 黄豆粉面裹豆沙馅儿的驴打滚外形圆润, 有“财源滚滚”的吉祥含义 。
5、面旗子
农历二月二, 淄博老百姓有吃炒面旗子的传统习俗 。 所谓面旗子, 就是切成菱形的面片, 长、宽3-2厘米 。 将干后的面旗子用白抗土加热炒制就成炒面旗 。
6、面条
北方人喜欢在二月二吃碗“龙须面”讨个好彩头 。 龙须面由山东抻面演变而来, 因抻出的面细如发丝, 下滚水如银龙入海, 故而得名 。 相传明代御膳房里有位厨师, 在立春当日, 做了一种细如发丝的面条, 宛如龙须, 皇帝胃口大开, 龙颜大悦, 赞不绝口 。 从此, 这种炸制的细点便成了一种非常时尚的点心 。 二月二食龙须面有“顺顺溜溜、顺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