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不宜不要看了是什么 儿童不宜打一字是什么( 三 )


其实尊重学科的***性、注重学习内容这一点在国学之外的领域同样适用 。许多家长重金为子女购买外国名著,却对出版社和译者毫不关注,致使孩子所读的译本语言晦涩、内容错误百出;对外文读物的追捧有时也流于盲目,许多所谓的双语或是外语读本装帧精美、印制精良,语言本身却粗制滥造,也致使孩子在一开始进行语言学习时就事倍功半,甚至误入歧途 。
正是因为市场的鱼龙混杂,家长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他们需要有去伪存真、披沙拣金的能力,才能做儿童心灵和头脑的“守门人” 。在“国学早教”的热潮中,至少有两点,需要冷静对待:
其一,并非所有跟“国学”有关的内容,都是真正的“国学”,如今的“伪古风”、“伪国学”大行其道,许多所谓对古代礼仪道德的培训,都有对文本断章取义、妄加阐释之嫌,甚至只要在臆造的内容上点缀些许“古文”的字句,就可以吸引学生 。比如我们前文提到的那首歌曲,表面看似乎可以对听者进行语言、文化和审美上的熏陶,实则经不起推敲,“熏陶”的结果可能是弊大于利 。所以家长对活跃在“国学市场”中的各种服务和产品,需要一定的辨别能力,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
其二,传统文化本身也不适合不加辨别就全盘、机械地吸收,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除了语言表达本身,也是在了解历史,应当引导孩子注意时代背景、培养思辨能力,既不妄加批判,也不囫囵吞枣 。举例来说,随着“国学热”的兴起,早已无人问津的《弟子规》一夜成名,而随着人们对“国学热”的反思,《弟子规》因为含有一些陈旧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又被从神坛丢入万丈深渊 。事实上,如果说不合时宜的内容,“国学经典”中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格外重要 。学习一种语言和文化,并不是简单地把“墨水”倒进肚子里,而是一个思考、探讨的过程,对孩童来说,既是知识的拓展,也是一种思维的训练 。
九十年代的时候我还是一名小学生,奶奶教我《三字经》时,讲到“养不教,父之过”时教导我说,这是中国过去的观念,虽有一定道理,放在现在也不全对 。如今男性已不再是唯一的一家之主,父亲也不再是唯一对子女教育负责的人,过去所说的“养不教,父之过”,在如今应当说“养不教,父母过”更加恰当一些,即仅生养子女,而不对其进行教育,父母二人同样负有责任 。这样的讲解虽短,却是不可缺少的,如今的“国学教育”,大多太过注重背诵 。如果学习传统文化被简化为不假思索地被动接受,也就失去了意义 。
在我现在所生活的美国,因为年轻的华人父母作为之一代移民,很担心自己的子女不能掌握中文,因此愿意花费高昂的学费,将子女送入中文学校,或是购买各种早教产品和服务,因为还没有深入体验美国的中文早教课,所以不敢妄言,但是从接触的年轻父母来看,他们和国内的家长一样,对“国学早教”的高涨热情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对“国学”本身依然缺乏了解,而在具体的操作上也还有提升的空间 。
总而言之,当今的社会催生了“国学热”、“早教热”,也注定了“国学早教”的风靡,相比于音乐、美术、体育等技能培训,对语言文化教育的质量把关难度更大,但规范行业的需求非常迫切 。如何保证未成年人接受的是合格的“国学早教”,是大到社会、小到家庭都应该引起充分重视的问题 。当然,我们不可要求每一位家长都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但是在接触“国学教育”时,至少应该把“***性”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估标准和努力方向,积极认真地“做功课”,不被光鲜华丽的包装、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和看似具有文化内涵的“卖情怀”所迷惑,这才是对“国学”真正的尊重,也是“教育”应有的责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