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和大概的区别 大致

不管”,不是不负责任地放任自流,不是对孩子漠不关心,而是无为而治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作为,却是最有效、最长远、最有力的一种 ***,可谓是教育的一种更高境界 。
很多人以为我的女儿圆圆是标准三好生,做事从来都是令家长或老师满意的 。这其实是误解,圆圆是个普通的孩子,也有各种不足和毛病 。就拿玩电游来说,她从大约10岁就开始玩 。刚玩的时候,可以一口气在电脑前坐7个小时,顾不上吃饭 。把饭碗送到电脑前,正是当时我的做法 。她大学读工科***,功课压力很大,课余还要参加乐队排练、看电影、看小说、买时装、谈恋爱等等,再加上玩电游,时间上经常捉襟见肘,忙得不可开交 。现在她已在美国一所常春藤盟校读硕士,还见缝插针地玩 。仍然经常有这种情况:我上网通过 *** 看她后半夜还没睡,问她在干什么,她给我一个抠鼻的尴尬表情及文字:这两天不小心玩多了,今天得熬通宵写作业,明天上午就要汇报呢 。我往往会送她一颗猪头和一个龇牙笑的表情,然后赶快走开,不再打扰她 。
我当然希望她时间安排得合理,学习、生活、娱乐几不误,一切井井有条 。但我知道完美的状态很难实现,因为我自己即使人到中年,也始终没学会把一切都安排得那么好 。比如我从小喜欢晚睡晚起,近几年虽然从各种养生信息中接受了人要早睡早起的观点,却做不到,总是到要睡觉了,才发现已睡得太晚 。既然自己都做不到事事安排合理,那我也不要这样去要求女儿,大家都活得随性点吧,轻松愉快难道不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吗?而且,有太多的研究表明,人的身体健康和情绪息息相关,如果我为了完成“早睡早起”等合理目标,而经常跟自己闹别扭,或跟圆圆闹别扭,那样是否更伤害我们的健康?我坚定地相信愉快的心情是更好的养生,所以基本上能坦然地和自己及家人的各种缺点和谐相处——这份坦然可能让我们在一些小事情上表现不完美,但它并没有降低我们的人生质量和幸福感 。圆圆读本科时有一个室友,自控力十分好,每天作息时间严格,生活规律,大二就参加GRE考试,取得了1400多分的优异成绩(满分1600) 。但一个宿舍6个女孩,自我管理上做得完美的,也只有这一个孩子 。总体而言,6个女孩各有各的精彩,都很出色,到目前为止,她们之间即使在学业上,也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

大致和大概的区别  大致

文章插图
在玩耍和学业兼顾的问题上,如果家长在心中已预设了一个完美目标,即孩子从一开始玩游戏,就能天天把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该玩的时候玩,该学习的时候学习,或者最多花一年半载的时间,就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这样的目标之下,你十有八九会失望,绝大多数孩子可能永远没有这一天 。
事实上,孩子能做到“大致齐”就已经很好,允许平时安排得不理想,甚至哪几天或哪段时间特别不理想,只要总体上能兼顾好玩耍和学业即可——这个简单的目标能否正常实现,完全取决于父母的态度,只要家长态度拿捏得当,孩子基本上都可以实现良好的自治 。而所谓“拿捏得当”,做到了也并非难事,核心即“不管是更好的管” 。
“不管是更好的管”这个理念是我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它可以套用到对孩子学习、游戏等一系列管理中 。“不管”,不是不负责任地放任自流,不是对孩子漠不关心,而是无为而治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作为,却是最有效、最长远、最有力的一种 ***,可谓是教育的一种更高境界 。
这一境界的心理学基础是:人的天性是向上向善的,在正常的环境中,每个人在善恶表达上,一定是优先表达善的一面 。只有在变态的环境中,恶才会被 *** 出来 。这都是人类基因自我保存和延续的一种本能反应 。所以家长不必担心自己不管孩子,孩子就会一路下滑,一直滑到“网瘾”中——有这样担心的家长,主要是对这一心理学基础有相反的理解,认为人的天性是向恶的,当孩子出现一点不好的苗头时,如果不去管住他,他会越来越差劲 。由于人性向恶的理解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在这种理解基础上的一切教育行为都会带有负面暗示,结果往往是越管越不如意——这就是严格的父母往往教育出不如意孩子的深层原因 。
大致和大概的区别  大致

文章插图
在正常生态环境中,未成年人都有自我调适的动机和力量,而且年龄越小,调适功能越强大 。也许他们会不时地玩得过了头,也许他们短时期内在学业上不尽如人意,只要家长信任孩子,为孩子营造一个友好善意的家庭气氛,让孩子无任何负罪感地去玩,孩子有能力慢慢协调好游戏和学业的关系 。我女儿圆圆在初一初二狂玩游戏时,一度也影响了学业,我从未因此训过她 。在中考和高考前一年,她都自觉地把游戏盘打包到纸箱中,完全投入到学习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