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厚积薄发 韬光养晦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第十九章 韬光养晦的高手

韬光养晦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厚积薄发  韬光养晦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文章插图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就显得聪明 。当国家陷入混乱时,他就装傻 。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种装傻别人就做不到了 。
【韬光养晦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厚积薄发韬光养晦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韬光养晦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厚积薄发  韬光养晦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文章插图
宁武子是春秋时期卫国的著名大夫,姓宁名俞,谥号武 。史载,宁武子在卫国出仕,历经卫文公、卫成公两任国君 。文公有道,轻赋平罪,身自劳,与百姓同苦,宁武子就大展其才,辅佐文公 。卫文公死后,他的儿子卫成公昏庸无道,国家政治昏乱,又得罪了大国晋国,不但失国,还差点被毒死 。宁武子虽然也参与政事,却表现得愚蠢鲁钝,好像什么都很无知 。后来宁武子成了为国家有道则进用其智能﹑无道则佯愚以全身的政治家的典型 。
孔子对宁武子的做法取赞许的态度,认为他是愚不可及的 。这里的“愚不可及”不是说他笨得不得了,而是指他在大智若愚这点上,别人真的不可及 。他是真正做到韬光养晦而又有所作为的政治家,并非那些只有小聪明的政客可比 。朱熹点评说:“成公无道,至于失国,而武子周旋其闲,尽心竭力,不避艰险 。凡其所处,皆智巧之士所深避而不肯为者,而能卒保其身以济其君,此其愚之不可及也 。”也就是说,他的装糊涂,并不是单纯为了保全自身,而是留得有用之身,抓住一切机会,为国家服务 。从历史上看,他对于当时的政权、社会,在无形之中,局外人看不见的情形下,一直在努力挽救,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是很不容易的 。郑板桥说过:“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绝顶聪明的人,把自己聪明的锋芒收敛起来,而转进糊涂,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杨修因为喜欢卖弄而丢掉性命,苏轼也因不知收敛而一生坎坷,以致感叹“我被聪明害一生” 。宁武子不仅能够保全自己,而且有功于国家,绝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只有仁和智慧完美统一的人才能为之 。孔子之所以赞美他,就是因为这一点 。
真正善于韬光养晦的,绝不会整天把把韬光养晦挂在嘴上,唯恐别人不知道 。刘备是韬光养晦的高手 。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杀人 。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赞的就是刘备 。韬光养晦使他化险为夷,最终与曹操形成鼎立之势 。虎父无犬子,他的儿子刘禅应该也是韬光养晦的高手 。他给外人留下的印象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他的乐不思蜀,不仅骗过了司马昭,而且骗过了后世许多人 。假如刘禅不是给人留下没心没肺的印象,凭司马昭的精明和毒辣,能够逃脱魔掌吗?在这一点上,宁武子与刘禅有异曲同工之妙 。今天一些专家哭着喊着要韬光养晦,甚至说要一百年不变,真是超级笑话,他们哪里懂得韬光养晦的真谛 。
真正善于韬光养晦的,必然会有所作为 。否则,就不是韬光养晦,而是熊包一个 。越王勾践装孙子、司马懿装病是韬光养晦,最终反败为胜,干掉强大的对手 。宁武子装傻也是韬光养晦,最终保全了自己和国家 。如果不是这样,始终无所作为,就是真正的孙子、病夫和愚人,说什么韬光养晦只能是讽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