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知之思而信之践而行之悟而 学而知之

天道观 关于宇宙本质的一种学说 。商周把天看成是至上神,称“帝”、“天帝”、“上帝”,作为世界的更高主宰 。卜辞中记载了商周卜问上帝的文字 。大约产生于殷周之际的《周易》古经,将早期八卦概念系统化,《易传》以八种自然界最基本的现象,说明宇宙的生成和万物间的联系和变易 。西周灭殷后以较为哲理化的“天命”观代替了神灵观念 。周公提出了“天命靡常”、“敬德”、“保民”的观点,认为天命以人之是否有德为转移,在一定程度上重视了人为的作用 。在周室东迁前后,一些诗人提出了疑天与责天的思想,周太史伯阳父以“天地之气”的秩序,即“阴”和“阳”的相互关系来说明地震现象 。战国初墨子反对孔子的天命,而宣扬天志 。老子否认天是更高主宰,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把中国理论思维推进了一步 。《管子》提出了“精气说”,发展了早期关于“气”的学说 。战国末年,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学说 。

学而知之思而信之践而行之悟而  学而知之

文章插图
人道观 关于人生和为人之道的学说 。相对天道观而称人道观 。周公提出以德配天 。他“制礼作乐”以规范人的社会关系 。西周末年以来,兴起了重人事与祸福依人的思想 。孔子重视人道,他认为人类生活的更高原则是仁,即“爱人”,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他讲的仁是有差等的,认为礼体现仁,说“克己复礼为仁” 。墨子认为仁的实际涵义是“兼爱”,提倡“兼相爱,交相利” 。墨家讲“爱无差等” 。老子主张以“无为”、“抱朴”为人生的准则 。孟子宣扬孔子仁的学说,提出“仁义礼智”的德目体系,把仁义礼智与人的本性联系起来,认为人的本性中含有仁义礼智的萌芽,称之为“四端”,四端是人所以区别于禽兽的所在 。荀子与孟子相对,提出性恶论,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并不在于人性本善,而在于对生物本性的改造 。庄子宣扬老子的无为思想,强调“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追求所谓“逍遥”的精神境界,企图脱离纷争的社会现实 。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强调改造自然的重要 。
知行观 关于人的知识来源、过程和求知 *** 的学说 。孔子虽然承认“生而知之者上也”,但也强调“学而知之”,肯定多见多闻的重要,兼重“学”与“思” 。墨子提出判断言论的是非的标准问题,认为以过去的历史经验、当时人民的感觉经验以及实际运用的效果来确定言论的是非 。孟子强调理性认知的重要,强调思维的价值,区别了“耳目之官”与“心之官”的不同职能,认为“心之官则思” 。老子区别了“为学”与“为道”,提倡无知,但强调识道 。老子又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认识 ***,要求排除感情欲望对于认知的干扰 。后期墨家在《墨经》中把知识分为三种,即“闻知”、“说知”、“亲知”,三者不可偏废,肯定了认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作用 。《管子》书中提出“所知”与“所以知”的认知范畴,提倡“静因之道”的认知 ***。荀子比较详细地讨论了知识来源与认知 *** 的问题,提出“虚壹而静”的认知 ***,强调“解蔽”的必要 。
【学而知之思而信之践而行之悟而学而知之】
学而知之思而信之践而行之悟而  学而知之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