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光 美广

眼下,正是采摘食用菌的好时节 。
在坭陂镇的一户家庭种植大棚里,何氏夫妇正忙着采摘新一批秀珍菇,趁着旺季卖个好价钱;在黄陂镇桥尾村,种菇大户钟远清高兴地与采访人员分享着今春的好行情;在罗岗镇霞岗村,一朵小木耳为曾经的贫困村撑起了致富伞……

镁光  美广

文章插图
种植户在采收秀珍菇 。
朵朵小菌菇,是大自然与人工种养相互结合的健康食品;一朵小菌菇,也在兴宁这片土地上繁衍出了振兴致富的精彩故事 。近日,采访人员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兴宁市科工商务局、兴宁市科技实验站的专家们一同走进兴宁各乡镇,探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探寻产业发展路径 。
氤氲菌香
朵朵菌菇迎旺季
这个春天,对兴宁的食用菌种植户来说,是“收获满满”的季节 。
走进坭陂镇一间以家庭经营为主的乡间菇棚,一排排秀珍菇如花一样绽放,空气中能闻到淡淡清香 。该菇棚的经营者何氏夫妇正忙着处理刚采收的秀珍菇 。据了解,夫妇二人从2010年起便开始从事食用菌种植,以种植灵芝和秀珍菇为主,目前已有各类菌包6万多个 。谈及近两年的收成,一向腼腆内敛的何氏夫妇只说了句“虽然产量不大,但价格不错”,便继续忙起了手里的活 。
镁光  美广

文章插图
种植户正在处理刚采收的秀珍菇 。
“产量不大,但价格不错”,这是在为期两天的采访中,采访人员从菇农们口中最常听到的关键词 。“目前兴宁的食用菌种植还未形成完整的成片规模,因而目前主要以供应本地市场为主,部分产品供应至河源等地,一直以来价格都比较稳定可观 。”兴宁市科技实验站站长钟文表示,今年由于天气较为寒冷,兴宁食用菌的产量总体并不算高,但价格却一直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春节期间,上升势头尤为明显 。
在氤氲菌香中,产自兴宁的食用菌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本地人家,或跨市走上更多百姓的餐桌 。而在一个个散落乡间的菌菇种植基地内,一朵朵食用菌也逐步拼出食用菌产业藏富于民的美丽版图 。
镁光  美广

文章插图
一枞枞平菇为村民带来了奔康的希望,也铺就了产业藏富于民的美丽版图 。
在黄陂镇桥尾村,村道旁并排竖立着几座大棚,只见总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大棚内,密集的菌包被摞成壮观的“兵阵”状 。这里是菇农钟远清的“奋斗场”,也是目前兴宁更大的食用菌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 。
种植食用菌20余年,从种菇学徒到自主经营食用菌基地;从学一门手艺谋生到种菇种出小康生活,现在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回忆起种植食用菌的种种经历,钟远清总是感慨万千 。今年开春的好收益更是又一次让他坚定了继续干好食用菌种植的信心 。据他介绍,2021年基地产量大约有10万斤,今年春节期间虽然产量有所减少,但也有200多斤的产量,9元一斤的价格也创下了近年高峰,菌包的销量也比较可观 。聊起新一年的愿景,钟远清信心满满地说,接下来打算把大棚重新修缮,并添置科技种植的辅助设备,争取今年能够延续开春的好“钱”景 。
【镁光美广】
科技下沉
精湛技术种丰收
兴宁的食用菌种植虽然远不及丝苗米、单枞茶与鸽子养殖等“热门”产业发展迅猛,但因其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兴宁的食用菌种植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 。“兴宁的食用菌种植历史要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几乎每个乡镇、每家每户都有种植食用菌 。”兴宁市科工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
虽然有一定的种植历史,但面对环境与市场需求的变化,靠“土办法”种植的食用菌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市场需求 。如何让市面上的产品更丰富、更有价值,成了菇农们急需突破的方向 。这时,在兴宁市科工商务局、兴宁市科技实验站的牵线搭桥下,“省农村科技特派员”有效帮助菇农解决了产业升级难题 。近年来,兴宁市科工商务局、兴宁市科技实验站高度重视科技兴农,在科技服务“三农”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积极成效 。
“教授,麻烦您帮我们看一下菌菇现在长势怎么样?接下来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2月24日,采访人员跟随专家在兴宁多个乡镇考察时,屡有菇农前来向专家虚心请教 。
镁光  美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