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易经杂说:第六部份( 七 )


现在看到的《文言》,据说是孔子作的,这是孔子研究《易经》“乾”、“坤”两卦的心得报告,不是小孩子念书“白话”、“文言”的文言 。这里所谓的“文言”,是现代所谓的“思想体系”,变成文字,谓之文言 。在晋朝以前,《文言》并不放在乾卦的内容之中,而是放在《系辞》当中,是晋代王弼将《文言》放在乾卦中,以下我们开始研究《文言》的本文 。
尽善尽美的人生
“元者,善之长也 。亨者,嘉之会也 。利者,义之和也 。贞者,事之干也 。”
这是白话文,很简单,我们都看得清楚,这是孔子研究《易经》以后,对于文王所作乾卦的卦辞“元、亨、利、贞”四个字的内涵所包括意义的解释 。当时对于周文王所作这四个字的乾卦卦辞,究竟是科学的还是哲学的?人们不知道 。前面我们了解,《象辞》属于科学的,《彖辞》偏重于人文思想 。《象辞》和《彖辞》是同一时代产生或作于两个不同的时代?也是问题 。现在孔子在《文言》中对“元、亨、利、贞”四个字的解释,完全纳入人文思想的范围中,对于宇宙物理科学方面都不管,这也就是儒家思想的开始 。他对于“元”字,强调善的,善的思想,善的行为,一切好的一面的成长,才够得上所谓元,这是代表万物的开始,但这是好的一面的开始,叫作“元” 。亨则是好的***,嘉是良好的意思,良好的很多因素***起来,成为好的***,才够为亨 。利则要达到和的利,和在现代的观念是和平,怎样才能和平?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能相和吗?要恰到好处的相和,最适宜的和,才能得到真正的利 。假使我有利,你没有利,乃至损害到你,而你得了利,一定会损害到他,这种有损另外一人的利,并不是利的目的,也不是利的定义;这里的利,是两利,彼此间都有利,才够得上利 。至于贞,则是一件事物的中心,一些团体中有干事,这个职务名称,就是从这里来的,桢干,中心就是贞 。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体,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
这里再度引申一下,发挥上面的四点,这也就是儒家思想,孔子讲的人文文化教育的目的 。一个人受了教育以后,要具备元、亨、利、贞四个字,才够得上作为一个人,亦即要养成“体仁足以长人” 。自己的胸襟,内在爱人,才能够领导别人 。“嘉会足以合礼”,一切的嘉会,人与人之间相处得很好,才能合礼 。礼即是中国文化《礼记》中所标榜的社会,亦即是今日我们所标榜的康和利乐的社会,才能实现 。“利物足以和义”,儒家思想中有“济人利物”的话,“物”字不只是指动物、植物、矿物,在古代的“物”包罗很广,等于现代语“这个东西”的“东西”,是一个抽象名词 。“利物足以和义”的利物,意思是我们人类应该利物、用物,而不被物所用 。现代西方来的文化,人都被物所左右了 。“贞固足以干事”,养成内在坚贞,意志坚定,然后可以做事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这是孔子的结论 。
孔子研究乾卦,到这里完全拉到人文思想这方面来了,启发了后来的唐宋之后一般儒家研究《易经》的路线,没有走往象数方面去,没有向科学方面走了 。
下面的解释亦是在人文文化方面,但有所不同,我们也可以由此认识儒家、认识孔孟思想 。
特立独行--默默无闻的潜龙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
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门,乐则行之,优则速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
初九爻的爻辞说“潜龙勿用”是说的什么呢?前面已经有了两个解释,现在孔子解释,龙的精神是看不到的,不会完全给人看见的,一个人如道家老子说的功成名遂身退 。帮忙了人家,人家还不知是谁帮了忙,就是“龙德而隐”的道理 。一个人做到社会外界环境尽管变,自己不易乎世,不受外界变的影响,自己有坚定独特的思想,也不要求在外面社会上成名(孔子、老子、庄子都走这条路线),不成乎名 。当这个世界不能有好的时候,自己隐退了,不求表现,亦不求人知,默默无闻,而不烦闷,真的快活、乐观,不让忧烦到心中来,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能坚定不移,确乎其不可拔,毫不动摇,这就是初九爻的潜龙 。现在经过孔子这一解释,“潜龙勿用”的勿字下定义了,这勿字是表示原来有无比的价值,并不是不能用,亦非不可用,而是自我的不去用 。孔子的一生,是做到了“潜龙勿用”的精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