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作者?( 二 )


4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老君曰:大道无形 , 生育天地;大道无情 , 运行日月;大道无名 , 长养万物;吾不知老君曰:大道无形 , 生育天地;大道无情 , 运行日月;大道无名 , 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 , 强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浊 , 有动有静;天清地浊 , 天动地静 。男清女浊 , 男动女静 。降本流末 , 而生万物 。清者浊之源 , 动者静之基 。人能常清静 , 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 , 而心扰之;人心好静 , 而欲牵之 。常能遣其欲 , 而心自静 , 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 , 三毒消灭 。所以不能者 , 为心未澄 , 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 , 内观其心 , 心无其心;外观其形 , 形无其形;远观其物 , 物无其物 。三者既悟 , 唯见於空;观空亦空 , 空无所空;所空既无 , 无无亦无;无无既无 , 湛然常寂;寂无所寂 , 欲岂能生?欲既不生 , 即是真静 。真常应物 , 真常得性;常应常静 , 常清静矣 。如此清静 , 渐入真道;既入真道 , 名为得道 , 虽名得道 , 实无所得;为化众生 , 名为得道;能悟之者 , 可传圣道 。
老君曰:上士无争 , 下士好争;上德不德 , 下德执德 。执著之者 , 不名道德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 , 为有妄心 。既有妄心 , 即惊其神;既惊其神 , 即著万物;既著万物 , 即生贪求;既生贪求 , 即是烦恼 。烦恼妄想 , 忧苦身心 。但遭浊辱 。流浪生死 , 常沈苦海 , 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 , 悟者自得 , 得悟道者 , 常清静矣 。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 , 曾诵此经万遍 。此经是天人所习 , 不传下士 。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 , 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 , 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 。西王母皆口口相传 , 不记文字 。吾今于世 , 书而录之 。上士悟之 , 升为天官;中士修之 , 南宫列仙;下士得之 , 在世长年 。*** 三界 , 升入金门 。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 , 持诵此经 , 即得十天善神 , 拥护其神 。然後玉符保神 , 金液炼形 。形神俱妙 , 与道合真 。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 , 悟解之者 , 灾障不干 , 众圣护门 。神升上界 , 朝拜高尊 。功满德就 , 相感帝君 。诵持不退 , 身腾紫云 。
5清静经一人之下那句《一人之下》中王也道长引用《清静经》中的“真常应物 , 真常得性 , 常应常静 , 常清静矣 。”来奉劝张楚岚 。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用清静的真心照应外物 , 那么外物就是清静的 , 内外都获得清静 , 才是真正的清静 。
常清静!人不管追求到多少世俗繁华 , 归根结底 , 最珍贵的 , 无非是一颗清净之心 。
心若静矣 , 万事皆安 。所以也才会有一句岁月静好 , 来形容人的生活安逸心态平和 , 看上去普通 , 却也是更好的状态 。
《清静经》简介:
《清静经》即《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 仅五百九十一字 。作者不详 , 是道教炼养术重要资料之一 。
道教称老君西游龟台之时 , 为西王母说常清静经 。后经仙人转传 , 为葛玄所得 , 笔录而传之于世 。
葛玄曰:“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 , 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 , 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 。西王母皆口口相传 , 不记文字 , 吾今于世书而录之 。”因而《清静经》被认为是三国时葛玄依托之作 。
其正文起首一句就是“大道无形”而定了全经格调 。经文不讲有为的修养 ***  , 而是要人从心地下手 , 以“清静”法门去澄心遣欲 , 去参悟大道 。经中以发挥“清静”两字为主 , 简明地叙述了道家修心养性的基本原则 。
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