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汶川地震15名空降兵现在都做什么 汶川大地震我要当空降兵( 二 )


这是一种冥冥之中的缘分
自己被拍了下来,一周后程强才偶然看到这张照片,但并没有特别在意 。程强坦言,那时候还小,对空降兵的真正内涵并不清楚,但英勇救灾的解放军形象,悄悄地在心里播下了一颗种子,还浇了水 。
震后的生活慢慢回到正轨,程强和同学们也都在板房学校复课了,顽皮的他依然常常和小伙伴逃课 。
生活重新与空降兵结缘,是在2013年,程强正读高二 。看到征兵通知,程强脑海里突然引爆了关于军绿色的记忆,“当年那个场面,又回来了 。”做通父母的工作,程强报了名,在填写意向时,他选择了“空降兵” 。
程强把后来人生的发展,总结成一个词——缘分 。
刚刚入伍的程强并没有那么势如破竹、一鼓作气 。第一次离家,不适应部队生活,训练苦,加上得知姐姐生病要做手术,程强竟然萌生了“不当兵了、要回家”的念头 。
到新兵连时,班长告诉他们,黄继光英雄连就在友邻单位,只有能力素质过硬才能去 。程强找到了目标 。体能训练,他比别人多下功夫 。男孩子爱枪,程强也不例外,打靶训练格外卖力,第一次实弹考核就打出了50环满分,从新兵里脱颖而出 。“刚开始的时候,身体比较单薄 。”程强说,但协调性好,这都是小时候取鸟窝、爬树的“功劳” 。
跳伞
第一跳是18岁成人礼
跳出机舱,整个世界都是安静的
跳伞,是空降兵的必修课 。入伍第四个月,程强和战友迎来了人生第一次跳伞 。“非常怕,想着不要当兵了,不要跳伞了 。”程强心里敲着鼓,一边安慰自己,训练,再训练,只有掌握好了技术,才能跳得好 。
跳伞前一天,刚好是程强18岁生日,那天,是在叠伞里度过的 。班长还特意给他买了一个生日蛋糕 。
2014年2月22日,程强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他甚至觉得,当时整个人都“懵了” 。在机舱里,战友们唱着歌,相互鼓励 。跳伞前,舷窗是刻意关着的,担心新兵们往外看感到害怕 。但教导员打开舱门后,坐在靠前位置的程强一个劲往外瞄,下面的房子很小,天空中有稀薄的云 。这个时候,激动慢慢地取代了害怕 。
程强是第四个跳出机舱的,甚至来不及反应,条件反射地按照间隔时间跃出了舱门 。“我还很兴奋,因为我把秒数读出来了,感觉很好 。”程强说,跳伞时需要读秒,计算降落伞打开的时间,许多人第一次跳伞会因为紧张忘掉 。
跳出舱门,降落伞打开,程强还往四周看了看,感觉其他人都离自己很远了,特别是飞机飞走后,整个天空都非常安静 。程强觉得这种感觉很奇妙 。
磨砺
三肿三消 才上云霄
成为空降兵“尖刀上的刀尖”
但跳伞并不是一件只有新奇和激动的事 。着陆时,很容易崴脚、腰椎间盘突出甚至骨折,膝盖受伤、积液、骨膜炎,也是常见的伤病 。“我们有句话,叫‘三肿三消,才上云霄’ 。直到把腿炼成了铁腿 。”程强说,自己也崴了两次脚,有一次跳伞甚至冒险单脚着地,现在想来也是后怕,一不慎可能腿就断了 。
新兵下连队后,因为技术过关,程强当上了伞兵教员,“就是负责把伞兵安全地投放下去,他们折伞的时候要严格检查 。”
2015年12月26日,已经是士官的程强光荣地进入了黄继光生前所在的六班,那是“尖刀上的刀尖” 。能进入全国八大军模的模范班,程强说,还是一件很自豪、很高兴的事情 。
2016年底,通过竞争上岗,程强当选黄继光班副班长 。这是荣誉,也是压力 。一次,程强加入6人小组,赴青藏高原参加比武,十几个比赛课目,每个都是极限挑战 。10公里武装越野,海拔高、缺氧严重,感觉呼吸困难,肺部火辣辣地疼 。程强说,那可能是这辈子最累的一趟武装越野,几乎每一秒都在坚持和放弃之间挣扎 。到了最后600米,程强感觉自己快崩溃了,为了有力气冲刺,他念叨的声音越来越大,直到喊了起来,“我是黄继光班长!我是黄继光班长……”程强第一个冲过了终点,全组也获得了最终第一 。
2017年10月19日,黄继光英勇牺牲65周年纪念日,黄继光英雄连举行祭奠仪式,“长大我当空降兵”的程强被正式任命为“黄继光班”第38任班长 。
接棒
改变了自己“不好的一面”
22岁的班长从新兵到带兵
地震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程强也从一个懵懂孩子成长为保家卫国的英勇战士 。但地震的印记,在他心里仍然挥之不去 。就在上月底,程强带队路过一片拆迁地,看到几乎被夷为平地的拆迁房屋,竟脱口而出:“看,当时地震之后,我们那儿就是这样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