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代国君一览表 唐明皇是谁( 五 )


到公元712年,睿宗厌烦了做皇帝的生活,把帝位让给了儿子李隆基,但是仍然掌握了朝政大权:朝廷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和军政大事的决定权 。睿宗的让位加剧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 。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除掉对方 。
在公元713年的七月三日,唐玄宗李隆基果断地先下了手,亲自率领兵马除掉了太平公主和她的手下骨干几十人,将倾向太平公主的官员全部罢官废黜 。唐玄宗终于掌握了皇帝应有的权力 。当年,唐玄宗把年号改为开元,表明了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 。
开元盛世流芳百世
善用宰相
唐玄宗虽然在清除太平公主之后,彻底巩固了皇权,但当时的形势不容乐观:兵变大大地伤了朝廷元气,吏治的混乱、腐败亟待治理 。所以,唐玄宗表示要量才任官,提拔贤能人做宰相 。在这方面唐玄宗还是有伯乐眼光的 。如著名的宰相姚崇、宋璟、张九龄都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著名大臣 。
姚崇办事果断,他因为向唐玄宗提出了十条建议而被器重,做了宰相 。十条建议包括了勿贪边功、广开言路、奖励正直大臣、勿使皇族专权、勿使宦官专权等,唐玄宗基本上都按照姚崇的建议执行了 。
对于皇亲国戚,姚崇也不进行照顾 。当时薛王李业的舅舅王仙童欺压百姓,为非作歹,姚崇奏请玄宗批准后,惩办了王仙童 。
姚崇还主持了开元初年的对蝗灾的治理工作 。当时在黄河的南北地区都发生了严重蝗灾,蝗虫飞起来遮天蔽日,对庄稼的破坏异常严重 。姚崇深知如果不能及时消灭蝗虫,不仅会导致经济的重大损失和百姓的灾难,而且对于国家稳定也至关重要 。他亲自指挥,下令各郡县要全力以赴消灭蝗虫,有功的进行奖励 。在他的大力推动下,蝗灾没有再继续蔓延,很快被制止住了 。
姚崇之后是宋璟,他也很重视对人才的选拔任用,虽然他掌握朝政大权,但他决不徇私枉法,相反,对自己的亲属还更加严格地要求 。一次,他的远房叔叔宋元超在参加吏部的选拔时,对主考官说了自己和宋璟的特殊关系,希望能予以照顾,弄个好官儿做做 。结果被宋璟得知后,不但没有给他说情,反而特地关照吏部不给他官做 。
张九龄是广东人,当时的广东被称为岭南,还不是发达地区,犯罪的人也经常被流放到那里,以示惩罚 。所以在人们眼里,那里是荒凉、艰苦的地方 。出身于广东的人由于历代在朝中做官的很少,所以那里出来的人很难在朝中做到宰相这么高的官 。但是张九龄却凭借着自己出众的才华被玄宗相中 。
张九龄在做宰相之后,也像玄宗那样看重人的品德和才干,而不是看重其背景 。在吏部参与选拔官吏时,他一直主张要公正选才,量才使用 。同时,对于玄宗的过错,他也及时地指出,加以劝谏,不因为玄宗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就隐瞒实情 。
革新吏治
唐玄宗不仅慧眼识贤相,还对吏治进行了整治,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 。他采取了很多的有效措施,之一,精简机构,裁减多余官员,把武则天以来的许多无用的官员一律裁撤,不但提高了效率,也节省了 *** 支出 。第二,确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管理 。在每年的十月,派按察使到各地巡查民情,纠举违法官吏,严惩不怠 。第三,重新将谏官和史官参加宰相会议的制度予以恢复 。这本是唐太宗时期的一种制度,让谏官和史官参与讨论国家大事,监督朝政 。到了武则天主政之后,提拔了许敬宗和李义府等人做宰相,有的事不敢再公开,因此将这种制度也就废除了 。第四,重视县令的任免 。唐玄宗认为郡县的官员是国家治理的最前沿,和百姓直接打交道,代表了国家形象 。所以,玄宗经常对县官亲自出题考核他们,确切地了解这些县官是不是真正地称职 。如果考试优秀,可以马上提拔,如果名不副实,也会马上遭到罢黜 。
唐玄宗知人善任,赏罚分明,办事干练果断,这是他能开创开元盛世的主要原因 。
武功也显赫
唐玄宗不仅对内政进行有效的治理,对于边疆也进行了有成效的治理,将原来丢失的领地重新夺了回来 。
早在唐玄宗即位之前,北方边境已是危机四伏 。在武则天做皇帝的初期,即公元686年(万岁通天元年),契丹的李尽忠利用当时的民族矛盾,煽动部下反叛唐朝,而且攻占了营州 。武则天派兵反击,结果失败 。此后,在公元703年,安西地区的碎叶镇也被突厥攻占,致使丝绸之路最后断绝,严重影响了唐朝的声誉和外贸经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