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宗教信仰似乎是一项非常私人的事务,除了部分设立有“国教”的国家之外,宗教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微乎其微 。但在世俗化的世界中,仍然留有许多宗教生活的影子 。比如,在欧美的大学当中,学期的设置基本上是按照基督教节日设立的,因此就有了“复活节假期”(现在为了政治正确,又常常称为“春假”)和“圣诞假期”等 。
虽然与圣诞节同为四大瞻礼之一,但从神学上来说,复活节才是一年中所有的礼仪节庆里最隆重的 。因为按照基督宗教的教义,耶稣基督作为天主之子的核心标志便是他战胜了死亡 。在《信经》和《圣经》的福音书中,都特别强调基督的死而复活 。一个无法从墓穴中复活的耶稣就不可能是战胜死亡的神子,因此这个信仰也就变成了“这个世界上最荒诞的事情” 。按照传统的教会要求,在复活节之前的四十天要禁绝肉食,守斋祈祷 。因此,对于这个庆日的准备要远比其他任何庆节都要严格 。
从古代晚期到近代早期,复活节的神学意义是每个大神学家都要讨论的核心问题,复活节日子的测算甚至还成了正统与异端的划分标志 。然而,在整个中世纪时期,大多数的基督徒甚至相当一部分神职人员都难以准确、全面地把握基督复活的深刻神学内涵,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信仰 。
在中国,清明时节是追思的时候,而在西方中世纪历史上也有类似的传统 。在中国文化中,追思的象征元素包括奠酒、香烛和纸钱、柳枝等等 。而在中世纪欧洲,追思的图像符号体系都集中在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之上 。在每一个物件背后都带有《圣经》文本的指涉,从而形成了一个系统、繁复而令人颇有兴味的象征符号体系 。
“基督的武器(Arma Christi)”的基本元素
中世纪时期的宗教象征符号体系极为复杂 。在复活节期间,最重要的符号组合就是被称为“基督的武器”的一系列象征 。因为耶稣的痛苦、受难与上十字架前后的折磨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和戏剧性,所以这些曾经用于折磨耶稣的刑具被转化成代表基督征服死亡、战胜魔鬼的武器 。
随着教会礼仪的发展,复活节成了教会年历中的一个特殊时期 。在复活节前的一周被称为基督苦难主日,也叫“圣枝主日”,描绘的是耶稣在犹太教逾越节前进入耶路撒冷的场景 。到复活节前的周四,则被称为“主的晚餐”,周五则是要守大小斋(除禁绝热血动物肉外,一天只能吃一顿饱饭)的“基督受难纪念”,周六则是“耶稣安眠墓中”,当天晚上举行祝圣圣火的仪式,故而又被称为“望复活”,直到周日则是“复活主日”,之后是连续七天的庆日 。
“基督的武器”就是根据《圣经》经文的记载和教会礼仪年的设置逐渐发展起来的 。至少在9世纪前后,就出现了这样的符号系统 。堪称荷兰国宝的《乌特勒支诗篇》(The Utrecht Psalter)中就有类似的图像,但似乎并没有形成一种普遍的共识,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同时期更多相关的文字或图像证据 。
文章插图
《乌特勒支诗篇》中以简笔画形式勾勒出的十字架、鞭子、长矛等 。
到了中世纪晚期,这种符号系统在天主教中变得极为普遍,不过仍没有一套完整的规矩 。总体来说,“基督的武器”至少包括十字架、苦鞭(鞭打耶稣的刑具)、羞辱耶稣用的荆棘冠、刺穿耶稣肋旁的长枪以及给耶稣缓解口渴的醋胆等 。
文章插图
苦人形象的耶稣被四个天使围绕着 。约1460年由德国著名画家Meister E. S.所作 。
一般来说,这些刑具或是堆在十字架上,或者由耶稣身边的天使扛着 。比如在1460年左右的一幅木刻画中,基督以“苦人”(man of sorrow)的形象出现,周边的四个天使分别抱着十字架、鞭柱、苦鞭和长矛、醋胆等物 。
在更抽象的描绘中,会以十字架的形式标明耶稣的身份,而没有了耶稣自身的形象 。我们常看到的十字架上的“INRI”是耶稣的罪名牌,是拉丁语“纳匝肋人耶稣,犹太人的君王”(Iesus Nazarenus Rex Iudaeorum)的缩写,十字架底部的骷髅头骨象征着耶稣的受难战胜了死亡 。
文章插图
现代天主教会中在追思礼仪中使用的“基督的武器”图像,有十字架、鞭子和锤子、荆棘冠、长矛、钉子、梯子、罪名牌等 。
在对“基督的武器”的描绘中,不同的时间和地方出现的艺术表现形式多有差异,刑具种类在最多的时候甚至能达到20余种 。在中世纪到近代早期关于“基督的武器”描绘中,其中每一个元素都能在《圣经》中找到明确的记载,这些图像元素也在中世纪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增加并变得更加系统化 。
推荐阅读
- 忘川的河广场舞完整版,忘川的河广场舞完整版花与影?
- 看天安广场升国旗攻略
- 深圳 怎么去东莞,从深圳松岗怎么坐车去东莞时代广场啊?
- 金包银广场舞 金包银
- 复活节是干什么的
- 犹太教和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区别 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区别
-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区别都有哪些国家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区别
- 圣诞快乐英语怎么说?圣诞节是为了纪念耶稣出生?
- 名居广场二手房「名城广场二手房」
- 圣诞节是为了纪念耶稣降生吗,耶稣有什么来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