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的故事:用箩筐扣起来的婴儿

在中国江苏省金坛县有一个小镇,叫做金坛镇 。这个小镇坐落在京杭大运河岸边一片平坦的土地上 。虽然只有几百户人家,但是由于地处运河岸边,还是比较兴隆的,在运河边上也算是一个较大的码头 。运河上航船的船夫们时常把船停靠在码头上,到镇上来喝点酒,吃点饭,喝点茶,再买些日用品带回船上 。也有的船夫把南北特产带到镇上来卖,市场上就整天有操着不同口音的叫卖声,粗声粗气,南腔北调,不时也有些争吵打架 。小镇的茶馆是南来北往客商船夫经常光顾的地方,人们一边喝着劣质的茶叶水,一边天南海北的地闲聊,谈论些奇闻异事,总是那样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
在小镇的西端,有一架横跨运河的大桥,叫做金坛大桥 。这是一座用大石块砌成的单孔石桥,跨度足有二三十米 。据说是明朝后期修建的,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石块的棱角已经被风化,底部被河水侵蚀,长满了深绿色的厚厚的苔藓,看起来就好像深深地扎根于河底,与水面和两岸浑然一体 。这座桥的特别之处就是特别高,拱度相当大,因为下面要通过高大的航船 。虽然历经几百年,但还是那么坚固 。站在桥上,既可俯视穿梭而过的大小航船,又可眺望两岸的秀丽风光 。
桥的两岸是一片平原,常年绿色一片 。桥的东岸就是金坛镇,一座座房屋清一色是白色墙壁,青色的瓦片覆盖着房顶 。看上去黑白相间,煞是醒目 。在一片平房中间,也可以看到有几处二层小楼,那是大户人家的宅子 。小镇的街道大体都是沿着运河河岸南北走向,在石子和石板路上,人流熙熙攘攘,厚底布鞋踏在上面□□作响 。再往远看,小镇的背后是一片连绵不断的小山,小山上绿树葱茏,那多是柞树 。柞树的叶子是蚕的食物,农家多养蚕,不愁没有饲料 。每两山之间或山脚边缘,则是一块一块的平地,种着各色农作物,而最多的则是棉花 。从桥上向东望去,地势渐次升高,白墙、黑顶、绿树,层次分明,一片兴隆繁忙的景象尽收眼底,一派祥和宁静的气息令人神往 。然而,这里土地稀少,人口稠密,蚕丝和棉花又值不了多少钱,靠劳动维持生计的人们都是过着贫穷或勉强度日的生活 。
走下金坛大桥,就是南北一条街道 。这街道是金坛镇的主要街道 。在朝向运河的一面,有五家小店 。从北向南数,第一家是窖货店,专卖瓦盆、碗碟、水缸、瓷罐之类的生活日用品;第二家是水果店,专卖苹果、鸭梨、柑橘、葡萄等四季时鲜水果;接着是个叫做“乾生泰”的杂货店,除了卖一些棉线、香烟、火柴、蜡烛、香之类的小东西之外,主要是经销棉花和蚕丝,实际上是个代销店;再接下来是个米行,专卖高粱米、小米、大米和各种豆类,而销量最大的是杂合面,一种由玉米面和豆面混合而成的粗粮,这也是金坛镇的老百姓日常食用的粮食;最南边是一个烟店,专卖各种香烟和旱烟 。这五个小店,在当年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的金坛镇,就足以满足人们的家常日用了 。
这“乾生泰”小店的店主叫华瑞栋,金坛镇的人们都称他作华老祥 。旧中国对做买卖的人大多数不称原名,约定俗成都要在名字中加上一个“老”字,如叫吕巨丰的买卖人,人称“吕老巨”,叫张济堂的买卖人,人称“张老济” 。可能是把华瑞栋叫“华老瑞”或“华老栋”不太顺嘴,瑞与祥相近,就把华瑞栋称作“华老祥”了 。这种加“老”字的称呼,是为了区别于种地和做工的人,显示身份不一般 。因为在那个年代,经济不发达,除了种地做工的人之外,就算买卖人是高人一等的了 。人们都认为做买卖的人能赚钱,是有两下子的人,所以在称呼上也要加个“老”字 。
这华老祥就是华罗庚的父亲,他原是江苏省丹阳县访仙桥人,后来搬迁到金坛定居 。华老祥是个健壮的小个子,头脑灵活,精明能干 。他从13岁起就在买卖人家做学徒,学做生意 。长时间在生意场中混,逐渐对做买卖熟习起来,成年后就自己筹资开了一个小店 。由于他精于计算,又肯付辛苦,所以小店的生意越做越好 。赚了一些钱后,他又开了一个中等规模的店,同样红火 。最后则开了一个大店,在金坛镇屈指可数 。华老祥白手起家,讲究信誉,人缘很好,所以买卖越做越活,商店不断扩大 。在金坛镇,华老祥也算是个人物了 。他走在街面上,向他点头哈腰的人多了,华老祥的名字也越喊越响亮了 。有了钱之后,华老祥就不像从前那样刻苦了,逐渐讲究起吃喝玩乐来了 。今天去拜客,明天设牌局,后天又请人吃酒 。时常还约几个生意场上的人去到大都市玩几天 。家里盖了新房子,室内还刻意装修了一番 。华老祥在金坛风光起来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