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甘草的功效与主治 炙甘草的性味归经

炙甘草的性味归经
炙甘草的性味归经,炙甘草是生甘草跟炼蜜经过炮炙之后形成的品种,是甘而平的性味,归心经、肺经、脾经也归胃经,对我们的身体是很有帮助的,以下炙甘草的性味归经 。
炙甘草的性味归经1
炙甘草 zhigancao
炙草 。
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 Praeparata Cum Melle
生药材甘草的炮制加工品 。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 。根及根茎粗壮,皮红棕色 。茎直立,带木质,有的色短毛和刺毛状腺体 。奇数羽状复叶长8~20cm;小叶7~17,卵形或宽卵形,长2~5cm,宽l~3cnl,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圆、两面均被短毛和腺体;托叶阔披针形,被白色纤毛 。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花萼钟状,萼齿5,披针形,外面有短毛和刺毛状腺体;花冠蓝紫色,长1、4~2、5cm,无毛,旗瓣大,卵圆形,有爪,龙骨瓣直,较翼瓣短,均有长爪;雄蕊二体,(9+1) 。荚果条形,呈镰刀状或环状弯曲,外面密被刺毛状腺体 。种子4~8,肾形 。花期7~8月,果期8~9月 。
全国大范围有,主要集中在甘肃、新疆、四川一带 。

取甘草片,照蜜炙法炒至黄色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 。(蜜炙法:蜜炙时,应先将炼蜜加适量沸水稀释后,加入待炮炙品中拌匀,闷透,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 。蜜炙时,用炼蜜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千克炮炙品用炼蜜25千克 。)
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 。外表皮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 。切面黄色至深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 。略有黏性 。具焦香气,味甜 。
性温,味甘 。归心经、肺经、胃经、脾经 。
补脾和胃,益气复脉 。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
用量2~10克,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动,脉结代 。
临床上用于治疗心率失常、病毒性心肌炎副等多种病症 。
主要含甘草苷、甘草酸、甘草甜素、子丁香烯氧化物、甘草萜醇、18-羟基甘草次酸、异甘草次酸、甘草香豆精、刺芒柄花素、新甘草查耳酮D、光果甘草苷元、异甘草黄酮醇等成分 。
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甘遂、芫花同用 。

炙甘草的性味归经2
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中药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炙甘草是用蜜烘制的甘草,俗称炮制,就是将蜂蜜置锅中炼成中蜜,改用文火加生甘草片拌炒均匀,3~5 min出锅,置烤房或烘箱烘至不粘手时取出,放凉即可 。
炙甘草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黄色至深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 。炙甘草汤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治疗功效 。
性味归经
味甘,性平 。归心、肺、脾、胃经 。
功能主治
炙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等症,还可缓解药物之毒性、烈性 。
1、补脾益气
用于脾胃虚弱,气短乏力,食少便溏,常配伍党参、白术、茯苓等,如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于气虚血亏所致心悸,自汗,脉结代者,可配伍人参、桂枝、生地、阿胶等,如炙甘草汤(《伤寒论》) 。
2、润肺止咳

用于各种咳嗽气喘 。风寒咳喘,常配伍麻黄、杏仁,即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肺热咳喘,常配伍麻黄、杏仁、石膏,即麻杏石甘汤(《伤寒论》);阴虚干咳,常配伍沙参、麦冬、桑叶等,如沙参麦门冬汤(《温病条辨》);久咳不止,常配伍百部、白前、紫菀等,如止嗽散(《医学心悟》) 。
3、清热解毒
用于疮疡肿痛,咽喉肿痛,热淋尿痛 。治疮肿,常配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赤芍等;治咽喉肿痛,常配伍桔梗、牛子、射干、玄参等;治尿淋刺痛,常配伍木通、车前子、大黄、扁蓄、滑石等 。
4、缓急止痛
用于脘腹及四肢挛急疼痛,常与芍药同用,即芍药甘草汤(《伤寒论》) 。脾胃虚寒、脘腹挛急作痛者,可配桂枝、芍药、饴糖等,如小建中汤(《伤寒论》) 。
5、调和药性
与补益药同用,使之缓和持久;与泻下药同用,使之泄而不猛;与温热药同用,使之热而不伤阴;与寒凉药同用,使之寒不败胃 。
药理作用
1、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炙甘草能使实验动物尿量和钠排出减少,钾排出增加,血钠升高,血钙降低,肾上腺皮质萎缩 。长期服用甘草及其制剂可出现水肿和高血压;甘草能治疗轻症艾迪生病,但对重症则无效 。甘草还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