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给科学家创业的若干条建议


创业|给科学家创业的若干条建议

文章图片


创业|给科学家创业的若干条建议

文章图片


创业|给科学家创业的若干条建议

文章图片


创业|给科学家创业的若干条建议


科研创业者需要角色转换、权衡与取舍 。

整理 | 郑玥

早在 2017 年 , 中科院曾经组织过一场关于「该不该鼓励科学家创业」的辩论会 , 会上 , 旗帜鲜明的反对者施一公说 , 「人不可能一边做大学教授 , 一边做公司的管理人员 , 一边还要管金融 , 这是把才华和智慧用到了错误的地方 , 本末倒置了 。 」也有人认为 , 应鼓励科学家创业 。
而几年间 ,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走上创业舞台 。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及博士生导师陈天石创办寒武纪;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教授汤晓鸥创立商汤科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统计学博士朱珑创立了依图科技;慕尼黑大学计算机博士、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专家余凯创立地平线 。 今年 , 由沈向洋创立的 IDEA 粤港澳数字经济研究院更引领了一波科学家创业潮 。
政策环境开始显露出鼓励科学家创业的倾向 。 2021 年 12 月 24 日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 其中「加大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力度」成为一项重点 。 这意味着科研人员将通过股权、期权、分红获得激励 , 以此激发创新 。
资本对于头部科研学者也颇为青睐 。 近年来 , 各大头部投资机构的「硬科技」投资案例呈明显增势 。 以经纬创投为例 , 近年来大部分投资都围绕硬科技布局 , 经纬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不久前写过一篇文章《给科研/技术背景创始人的 9 条建议》 , 在创投圈内获得相当的反响 , 在近期举办的闭门分享科创汇中张颖也表示 , 科创浪潮中 , 头部科研学者可以轻松拿到融资 , 成为创始人 , 「但从科研学者转换成合格的企业家 , 是漫长的过程 。 」
如何有效管理组织?从科学家迈进台阶 , 成为具备企业家素质的合格创业者——开始成为诸多投资人和创业者关注的话题 。
科学家群体的特征对其创业面貌有着不小的影响 。 「这一波的创始人跟过去的移动互联网的创始人有很大区别 , 他们专业性较强 , 有时会固执一点 。 」张颖说 。
世界需要硬科技 , 需要创新性的科学技术通过商业不断给社会带来价值 。 在这个底层逻辑上 , 手握科学技术的科学家们站出来创业是个必然趋势 。
从科研项目到商业化产品的一般路径是怎样的?过程中创业公司容易犯哪些错误?从科研人员到创始人的角色转换中 , 有哪些重要认知?中美关系对当下科研背景创始人和科研属性公司 , 有何影响?
以下内容来自 12 月 22 日 , 经纬创投首期科创汇闭门分享 , 经极客公园整理发布 。


01
东方空间联席 CEO 姚颂:我遇到的三个问题


2015 年 , 我从清华电子系毕业后 , 成立了一家 AI 芯片公司深鉴科技 , 两年半后卖给美国的一家芯片公司赛灵思 。 做了很多的思考后 , 我最后决定追求解决航空这个重大问题 , 因为站在人类族群角度 , 航空是必须解决的一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