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初中语文:诗歌鉴赏常考的100个意象,中考生都在背!( 六 )


59. 西席
典出《称谓录》 , 代指老师 。
60. 心许
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 , 心中暗自答应的意思 。
61. 三味
典出《邯郸书目》 , 比喻深含的意思(多含褒义) 。
62. 洗耳
典出《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汉蔡邕) , 原指厌听世事 , 今比喻聆听、恭听 。
63. 斧正
典出《庄子?徐无鬼》 , 指请人修改自己的作品 。
64. 抱璞
典出《韩非子?和氏》 , 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 。
65. 染指
典出《左传?宣公四年》 , 比喻沾取不应得的利益 。
66. 射影
典出《苦热行》(南朝宋鲍照诗) , 比喻说此喻彼 , 别有用心 。
67. 青鸟
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 , 一只选遣为信使 , 前来给汉武帝报信 , 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 , 并服侍在王母身旁 。 南唐中主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 , 丁香空结雨中愁 。 ”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 , 青鸟殷勤为探看 。 ”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
68. 涂鸦
典出《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撰) , 比喻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 。
69. 城府
典出《宋史?傅尧俞传》 , 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 。
70. 借光
典出《战国策?秦策》 , 向别人询问或请人给自己方便时的套话 。
71. 物色
典出《后汉书?严光传》 , 本指形貌 , 后指按照一定标准去访求人才 。
72. 不才
典出《庄子?山木篇》 , 自谦没有才能 。
73. 方寸
典出《三国志?蜀志》 , 指人的心 。
74. 捉刀
典出《世说新语?容止》 , 比喻代人写文章 。
75. 下榻
典出《后汉书?徐稚传》 , 原指礼遇贤者 , 现一般指接待贵客 , 也借指住宿 。
76. 润色
典出《论语?宪问》 , 比喻对文稿细加修饰 。
77. 春秋
典出《诗经?鲁颂》 , 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 。
78. 抱柱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 。 他等了很久 , 不见女子到来 , 这时河水猛涨 , 淹没桥梁 , 尾生为了坚守信约 , 不肯离去 , 抱住桥柱 , 淹死在水里 。 后以喻坚守信约 。 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 , 岂上望夫台 。 ”
79. 班马
春秋时 , 晋、鲁、郑伐齐 , 齐军趁夜间撤走 。 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 , 推测道:“有班马之声 , 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 。 ”班马为离群之马 , 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 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 , 萧萧班马鸣 。 ”
80. 辞第
汉时 , 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 。 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 , 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 , 无以家为也 。 ”后比喻为国忘家 。 杜甫《奉和严中臣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 , 观图忆古人 。 ”
81. 请缨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 。 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 , 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 。 ”后比喻杀敌报国 。 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 , 千村落寥 。 何日请缨提锐旅 , 一鞭直渡清河洛 。 ”
82. 钓鳌
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 , 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住 , 山才固定不动 。 友伯国有一巨人抬起脚来跨出没几步 , 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 , 他一下钓去六只鳌 , 因此 , 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 。 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 。 李白《赠薛校书》:“未夸观海作 , 空郁钓鳌心 。 ”
83. 还珠
古时合浦地方盛产珍珠 , 但是地方官员很贪 , 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 。 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 , 革除贪污流弊 , 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 。 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 。 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今日还珠守 , 何年执戟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