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赋予作业新的意义( 二 )


尊重学生的作业主体意识 。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这是我自己的作业”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适当美化一下作业本——设计好看的目录页 , 在封面和扉页书写喜欢的名言警句等 。 作业本即将用完 , 有些学生还在最后一页写上“再见了 , 旧本子” , 让作业本也变得“有情有义” 。 有了上述基础 , 每一次作业就成为了学生的自由表达 , 这是对作业基本属性和观念的一种改变 , 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做作业的主动性 , 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审美意识 。
创建作业文化 。 传统的作业流程是: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作业—学生订正作业 。 除此以外 , 教师还要发挥作业文化的育人作用 , 经常开展作业交流展评、心得分享等活动 , 把作业全流程营造成一种“展示与分享”的氛围 ,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让学生在每一次作业往来中体会生活的意义 。
重构作业的过程中 , 教师在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管理等方面都需要进行重新审视和深度优化 , 围绕课程目标赋予作业更加活泼有趣的功能和意义 , 给予学生更加有效的教育教学 , 让学生从此爱上作业、爱上学习 。
(作者系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党支部书记)
《中国教师报》2022年01月05日第6版
作者:刘春生

推荐阅读